只爱自己—自恋人格解析

 

  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他们也许外表出色,或者聪明过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却超出了他们实际具有的水平,他们喜欢自己的程度超过喜欢别人或别的事情,他们就像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那西斯,属于自恋人格。

  老公,你到底爱谁?

  我跟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对他的外貌非常迷恋。他的确长得非常英俊,而且也很懂得怎么修饰自己,不像很多男性,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谁又能想到,正是当初我眼中的这些优点,结婚后却变成令我深恶痛绝的毛病,这毛病出在男人身上,更让人无法忍受。

  老公爱美,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出门前,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衣服领带整整齐齐。他照镜子的次数远比我多,出门的时候,人家都是丈夫等妻子换衣服,我们家,总是我等他。一开始我不理解,觉得他这么做多余,后来我明白了,他是为了得到别人欣赏和爱慕的眼光。有一次在商场试衣服,女售货员一个劲儿地夸他穿上新衣服好看,显得有档次,于是他不顾价格昂贵,硬是把那套一年也穿不了几回的衣服买回家,一路上还在为别人说的恭维话兴奋不已,反复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比一般人好,特配这衣裳?”气得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一个陌生人的夸奖就把他高兴成那样,我的话他却不听。

  有了孩子之后,家务事越来越多,老公却不愿意帮我分担一些。让他抱孩子,他一会儿就大喊“累死了”,把孩子放到床上,自己看电视去了;洗尿布煮牛奶,更是他眼中的脏活累活,能躲就躲。孩子小需要照顾,我的注意力自然就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做饭时总是挑孩子爱吃的做,进商店先逛儿童柜台……没想到老公对我的意见可大了,他说我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他了,光知道围着孩子转,让他自己感觉在这个家里一点儿也不重要。嗨,一个大男人,怎么跟自己的孩子吃起醋来了?!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不主动关心照顾老婆孩子,反而要求别人特别对待他,这有理吗?

  他在家里这样也就算了,反正我让着他。可是他在单位里也这样,总觉得自己特棒,工作特努力,所以就希望领导和周围同事都能看到他的优点,夸奖他,肯定他的成绩。明白人都知道,现在社会上能人多的是,先不说你不是很优秀的那种人,就算是,领导也不一定就赏识你,或者心里赞许,嘴上不一定天天说。我老公就受不了这个,回家总跟我抱怨领导不公正,没有看到他的成绩,又说同事如何排挤他,故意贬低他,抢他的功劳……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他怎么老是关心自己那点小事,家里的柴米油盐,我的辛苦操劳,他过问过一句吗?我对他越来越失望,在他眼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爱我还是更爱他自己?

  不受欢迎的女教授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很高兴,教新课程的女教授人长得漂亮、课又讲得好。教授姓崔,她的衣着举止总是那么优雅,她讲课的时候引经据典,语言生动而又思路清晰,同学们很快就被她吸引了。

  可惜好景不长,当华丽外表的作用逐渐减弱时,同学们开始发现崔教授的某些做法令人不快。教授上课时喜欢举例子,尤其喜欢举跟自己有关的例子,而且往往都是在夸自己如何出色如何受欢迎。有一次谈到美国文化时,崔教授说起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侃侃而谈,越说越投入,竟整整占了一半课时。这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最后他们开始敲桌子,崔教授才很不情愿地结束了这次“自我演讲”。

  崔教授的这种自我中心和自我夸耀无处不在。凡是与她有关的事情都是好的、优秀的,她的家人朋友都很优秀,她就读过的学校、工作过的地方都很不错,即使在学术研究上,她也有着明显的偏向,赞美与自己相同学术观点的专家、理论,贬低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人物和理论。有些学生不买账了,他们向教授质疑,对她提出不同的理论观点并与她在课堂上争论起来。崔教授很生气,她不喜欢别人挑战她的权威地位,认为这几个学生是故意跟她捣乱。于是,她对待这些学生的态度就很不好,期末的时候给了他们极低的成绩,尽管这些学生考得不错。学生们当然有意见,直闹到系主任那里去,要求重新进行公正的评价。第二年,崔教授的课堂就“门可罗雀”了,她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教授。

  跟自己谈恋爱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这种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属性和倾向性,就是人格。心理学家将人格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自恋人格就是其中的一种。

  “自恋”(narsiss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迷恋于对自己的爱恋,茶饭不思,最后憔悴而死,死后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引用这个词来描绘一个人将注意和爱主要投向自身的现象。

  自恋人格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

  (2)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

  (3)自高自大,自我欣赏

  (4)对赞美成瘾

  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自恋人格并不算一种病,在很多其他的人格类型中也能看到自恋的成分。但是,当自恋发展到极端时,就可能成为一种人格障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和麻烦。这时,你可以发现下面所列的一些典型表现:

  (1)极度的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比如,认为自己具有天赋,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2)幻想自己有无限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

  (3)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

  (4)过度地需要赞美,喜欢被崇拜

  (5)有种特权者的感觉,总希望得到特殊的对待

  (6)在人际关系中剥削他人,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法理解、尊重别人的需要和情感

  (8)嫉妒他人或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对他人表现出傲慢、自大的态度或行为

  有人会说:“自恋有什么不对?难道不该爱自己?自尊自爱不是自信的基础吗?”这句话不完全对。人当然都需要爱自己,但正常情况下,人们所爱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与客观情况基本符合。而自恋的人对自己的态度,类似于“情人眼里出西施”,他就像在跟自己谈恋爱,他所爱恋的是理想化的、完美的自我形象,通常与客观事实不符,因此就很容易遭到挫败。为了保护自己的虚幻自我,他就拼命追求外界的肯定和赞美,渴望得到特别的待遇。

  与这样的人相处是痛苦的,因为:第一,他总是无限地要求他人的注意和赞美,否则就不满意;第二,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通常是不客观的,他将世界扭曲成自己需要的模样;第三,由于他缺乏感受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因此也就不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别人,更别说爱别人了。

  跟这样的人共事或交朋友,还可以“惹不起但躲得起”;若与这样的人共同生活可就惨了,因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况且他自己并不见得愿意努力去改变,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则只能分开。

  孤芳自赏的水仙花很美,但是,像水仙花一样的人,却是病态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