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四种心理学流派近19年在中国的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一直是研究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人们的一般观点是,已经超过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占居主导地位。心理学研究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库恩科学革命理论意义上的范畴转变,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同意这种看法。部分研究者认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并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一些研究者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已经死亡的观点;另有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神经科学的观点正在繁荣。实际情况如何,研究者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做出适当的判断。

从整体上说,中国心理学从未曾有过自己独立的发展历程。50、60年代,我们主要按前苏联的模式来开展心理学研究。改革开放后,参照西方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的模式和概念进行研究在我们的心理学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可以看到,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传统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四学派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为回答这一问题,特别是为了便于进行跨国家的比较,本文参照罗宾斯等人的方法,对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四种流派在中国近19年的发展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2 方 法

2.1 方法基础

罗宾斯等人通过对1950年以后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神经科学研究谁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处于支配地位来具体研究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他们使用了两类指标:(1)关键词。用关键词的方法,对发表在6种“核心”心理学杂志的论文题目以及心理学博士论文的题目进行分析,统计与四学派相关的研究论文出现的年平均百分比;(2)引用率。分析6种“核心”杂志所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统计参考文献中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四学派旗下主要刊物的年出现量。

由于我国只有1990年以来的全国性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本文暂时无法从其他途径知道1980年以来我国所有博士论文的题目和论文摘要,故本文没有对博士论文的题目进行关键词分析。由于罗宾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博士论文题目的关键词分析与核心期刊论文题目关键词分析所得结果非常相近,本文估计缺少博士论文题目关键词分析,对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影响不大。

2.2 “核心”杂志的选择

本文选择《心理学报》、《心理科学》(1990年以前称《心理科学通讯》)、《》(创刊于80年代初,原名《外国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创刊于1987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1980至1984年称《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心理学动态》(创刊于1983年1月)6种期刊作为“核心”杂志进行分析。时间从1980年1月开始,截止到1998年12月。上述杂志所刊论文基本上能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整体状况。

2.3 论文题目关键词指标的选择与统计

关键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作者列出的关键词组中的任何一方面所包含的特定词干。例如,在上述方面至少有一个词与“认知”有关,如出现“表征”、“启动效用”等,则其关键词被确定为属于认知学派。因为我国杂志早期刊登论文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作者没有列出关键词组以及没有摘要的论文,本文结合重新阅读原文的方法来确定论文题目的关键词。这点与罗宾斯等人通过心理学资料数据库(psyINFOdata base)中关键词检索略有不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