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购买大量的商品,是一种伴随心理消费。一些消费者通过追逐高档、名牌或者时髦商品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并获得一种心理满足,这也是伴随心理消费。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都要迎来一个又一个消费高峰。节日里的商品销售量要比平日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时,有些东西对人们来说可有可无,但人们会在心里想:"人家都买了,热热闹闹,我怎么能不买呢?"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伴随心理消费。人们买东西,并不是全都为了它们的使用价值,还包括一些心理因素在内,说白了,这就是自尊心、虚荣心等心理起作用。但人们认为这钱花得很值得。花的是金钱,而买的却是开心,幸福的感觉。"千金难买美人一笑"。但用不多的钱就能买到开心、幸福的感觉,简直是物超所值。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适应、不断调整的过程,时时注意自身的心理锻炼和调整,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更为重要。你需要积极、和谐的心理,获得别人的亲近,使你的生活更美好,这就需要必要的心理消费。
有一则故事:一对靠捡破烂为生的夫妻,每天回到家后,就在门口的院子里拉弦唱歌,唱到月正当空,浑身凉爽的时候他们才进房睡觉,日子过得非常逍遥自在。他们对面住了一位很有钱的员外,他每天都坐在桌前打算盘,算算哪家的租金还没收,哪家还欠账,每天总是很烦。他非常羡慕对面的夫妻。伙计听了就对员外说:"只要你给我一贯钱,我把钱送到他家,保证他们明天不会快乐。"员外果真把钱交给伙计,当伙计把钱送到穷人家时,这对夫妻拿到钱真的很烦恼,那天晚上竟然睡不着觉了,老怕钱会丢掉。隔天一早他把钱带出门,整条街绕来绕去不知要做什么好,想做小生意不甘愿,要做大生意钱又不够。晚上,这对夫妻走到对面说:"员外啊!我看我把钱还给你好了。我宁可每天一大早出去捡破烂,也比有了这些钱轻松啊!"这时候员外突然恍然大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呢?放下沉重的包袱,不为贪婪所诱惑,量力而行,这样的人生,自然是轻松而快乐的!
钱财身外物,适当而巧妙进行心理消费,才能放下心中沉重的包袱,赢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我们更提倡一种在生活中的调节之道。宋代欧阳修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可以用旅游的方式来调节心情,可以用读书、买书的方式来自悦,花点钱养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呀。或者租个场地,与朋友切磋一下;或者包个小间,与知己清谈一番;或者来个自助餐,与家人疯狂一顿。
其实,心理消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里,不要看得太神秘,但也不要无。因为,当你是带着一种调节、开朗的心情去娱乐的时候,你的感觉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