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笔迹的心理学分析

2009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4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雷锋同志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雷锋精神,是人性在中国社会的崭新诠释。是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杰出阐述,是一个时代产生的属于未来许多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好人,做好人,做好事。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都提倡的。虽然每一个时代对于好人的定义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人性化的核心价值是不会改变的。

那么你是否知道雷锋同志的性格是怎样的呢?雷锋同志的内心世界如何呢?要解开这些问题,可以依靠心理学界中的笔迹心理分析。笔迹心理学,是的一种,是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书写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的一门科学。通俗地讲,笔迹心理学是以笔迹为窗口,来研究不同的人是如何把人性的属性以与众不同、独一元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科学。

国外的笔迹心理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笔迹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德国耶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Wilhelm Preyer根据对笔迹的探索,提出了大脑决定笔迹的假设。后来经过对一些失去手臂用嘴或脚趾写字的残疾人进行实验,发现他们的笔迹特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从而证实了他的假设,并在他后来出版的《笔迹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笔迹乃心迹”之说。美国心理学家爱维也认为:“手写实际是大脑在写,从笔尖流出的实际是人的潜。人的手臂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外部行为表现。”

目前,最常用的笔迹特征分成七大类: 

一、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重压力者表明其生命力强、自信、专横、顽固;轻压力者则说明书写人敏感、主动性差、缺少勇气和抵抗力,

二、笔画的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书写一笔一画的标准型反映了办事认真、通情达理、纪律性强的心理特点;笔画有过分伸展、夸张的书写方式则反映了爱虚荣和随时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心理特点

三、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大字型的书写是情感强烈、善于表现自己和自我为中心的体现;小字型则反映了精力集中、细致、焦虑和自我压抑的心理特点  

四、连笔程度反映着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连笔型反映出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恒心;不连笔型则反映了有分析能力、比较节制和独立性强的个性特点 

五、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与社会关系的反映。字行上倾表明书写人热情、有勇气、有抱负;字行下倾则反映了情绪低沉、悲观、失望、气馁的心理特征 

六、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缓慢型是小心谨慎、遵守纪律和思维速度慢的反映;快速型则表明反应快,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强和恒心不足 

七、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着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占有方式。它包括字距、行距和页边空白几方面如果整篇字向左页边靠,就反映出留恋过去,追求安全感和对未来勇气不足的心理状态;整篇字向右页边靠,则是向往未来和有勇气面对未来心理特点的反映笔迹分析。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雷锋同志的笔迹分析
  

整篇笔迹布局合理,严谨,反映雷锋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强,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原则性强。字体向右倾斜,达40度左右,反映雷锋是位助人为乐,对人热情,利他,有极强奉献精神的人。字体向右倾斜、行向向上,横笔画向上仰,反映雷锋积极进取,性情豪爽,心胸宽广,乐观向上。富于棱角的笔迹反映雷锋正义感很强,处世爱憎分明,行动力强,也反映他性格刚毅,意志坚强。书写速度快,反映雷锋思维敏捷,行动迅速。书写压力重,反映雷锋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和热情,也反映了他做事果断执着,一旦做下决定,就付之行动。整篇笔迹流畅,反映雷锋的思维和行动的速度比较一致。字与字的距离,行与行的距离适中,反映雷锋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有主见,做事得体。整篇笔迹左右留边很少,反映平时雷锋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上简朴,善于节俭。签名的字迹大小,字体倾斜度和书写正文的字迹大小和字体倾斜度一致,反映雷锋是位表里如一,谦虚、真诚、自然、朴素的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