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会产生什么心理创伤
大地震不但会对产生巨大物质毁坏,还会对产生很大的心理伤害。大地震对人心理的伤害除了产生恐惧害怕感外,还会带来失眠、易怒、过度警觉、惊吓、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等身体反常反应,更可能影响人对社会的认知,如颠覆人的善恶标准等。面对灾害,有高达50%的人会出现急性心理问题,15%的人心理问题会持续3个月,还有的人心灵永远无法复原,成为心理病人。
无论是灾后幸存者、救援者还是离灾区较近的人群,都可能会出现心理阴影。严重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心理阴影会折磨人的一生,导致性格改变甚至极端行为。专家认为,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对于突如其来的地震,人们往往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抱怨,为何没有事先预报,另一种是恐慌,害怕类似情景出现。
事实上,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特别是那些从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们。多项研究已经说明,地震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专家们对大地震后人们的心理研究,就发现了诸多问题。这里有地震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一些病例:
病例一:一个患者在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病例二:一个患者在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对母孕期经历大地震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母孕期遭受过地震应激的胎儿,成人后其情绪状态、智力水平和脑结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对64例截瘫患者的心身研究证实,他们的心身健康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
研究还发现,地震孤儿也容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控制不住回想受打击的经历;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近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验的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去;过分的惊跳反应;反复发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对未来失去憧憬,如很少思考或计划未来的学习、工作或婚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