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心理访谈54-把爱留住

  47岁的王女士是个单亲妈妈,女儿点点正在上初中一年级。两天前,学校校长打来电话,让她把女儿领回家,说学校管不了这样的学生。这下可把王女士急坏了,3个月让领回来了3次,这学还怎么上啊?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心理访谈》演播室,我是主持人张小琴,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心理学专家是杨凤池老师。

  主持人:王女士,孩子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把她领回来了?

  妈 妈:就是不听管教,老师说也不听,同学说也不听,校长说也不听。

  点 点:是因为鸡蛋皮引起的。我吃鸡蛋,把鸡蛋皮放在我那桌上了,组长让我把那鸡蛋皮扔了。我没扔,我说放我桌上不用你管。然后班长过来了,那组长竟然用我的书来接鸡蛋皮。我生气了,我就把书抢过来,往桌上一拍,鸡蛋皮都掉地上了。班长一定要我捡起来,我生气,捡起来我就投到垃圾箱里,之后更倒霉的是校长进来了。

  主持人:你不是把鸡蛋皮扔到垃圾箱里去了吗?

  点 点:嗯,我是投过去的。

  主持人:那就是有的进去了,有的没进去。

  点 点:可以这么说。校长进来以后,当然就挨骂了。

  妈 妈:然后她就嘟囔说了一句。

  点 点:我说我不想在这儿念了。

  妈 妈:还有两次考试就放假了,就这样,没考了。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不考试呢?

  点 点:我已经不想在这儿念了还考什么。

  妈 妈:就这样,她谁都不怕。

  王女士说:点点刚上初中时,读的是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离家又近,学费也不高。就因为点点不服管,在那里待不下去了,才转学到现在这所学费较高的寄宿制私立学校。王女士的丈夫是在点点4岁的时候出车祸去世的,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本来就不容易,没想到点点还这么不懂事,到新学校还不到半个学期,又念不下去了。王女士急得没办法,她越想教育好女儿,女儿却越是不听话。

  妈 妈:我不知道怎么沟通,跟她说她也不怎么听,也不吱声。

  主持人:为什么?

  点 点:不想说,说了让妈妈生气就完蛋了。原来我在四中,跟老师处得不太好,她总把那些事拿出来说。

  主持人:回家怎么跟妈妈说的?

  点 点:我回去就说老师不太好怎么怎么的,就开始说老师坏话。

  妈 妈:我说你怎么不检查检查你自己,你怎么老是找老师的原因。正好那天家教在家,她觉得挺没面子的。

  点 点:嗯,只要她一生气,她就拿出来说。真气愤!

  妈 妈:我确实态度不怎么好。(点点开始流泪)

  主持人:点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你看还是很伤心的。

  杨凤池:你这委屈有多少年了?从哪儿来的?

  点 点:就是从到这个学校开始。

  杨凤池:但是你妈说,你在这个学校之前也跟老师同学发生过冲突。

  妈 妈:对,她上初中就没怎么好好学习,我印象中她不是跟老师对着干就是跟同学较劲。

  杨凤池:那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这样?

  妈 妈:好像没有。

  主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妈妈不好的?

  点 点:没上封闭式学校之前,就不愿意在家待着。

  杨凤池:上小学的时候呢?跟你妈聊吗?玩吗?

  点 点:不玩。

  妈 妈:我也觉得我教育有问题。因为我那个时候不太跟她玩,回家就写作业,有时候卷子没写完就不能出去玩,确实很少跟她在一起玩。

  杨凤池:您平时跟她交流就少,她缺少这方面的练习。一旦她有什么委屈,就是你的问题,她就跟你吵,或者不理你。这种模式用在宿舍里、用在班集体里,跟老师、同学、校长全是这样,当然在学校没法适应,人家觉得这学生是刺儿头,不好对付。

  妈 妈:对,杨老师说得对。

  心理专家认为:点点在学校之所以像个“刺儿头”,跟母女之间不和谐的沟通方式有关。但是母亲却认为,点点现在的这些表现,可能和点点爸爸的死有关系。车祸发生时点点才4岁,当时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点点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一辆违章的大卡车开过来,摩托车躲闪不及,撞到了旁边的一棵树上,点点只受了一点轻伤,但爸爸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主持人:爸爸去世那天她在现场,点点还记得那天的情形吗?

  点 点:嗯。

  主持人:点点当时是4岁,4岁的孩子如果亲眼目睹这个场景的话……

  杨凤池:这是一个很大的创伤。所以点点内心有一股很大的悲伤和很强的愤怒。悲伤的是:自己父亲是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受的重伤,然后就离开了。愤怒的是:生活对我怎么这样不公平,让我遇到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当时你们有没有考虑到4岁的孩子目睹了这样的场景,会想办法对她进行一些处理?

  妈 妈:没有,那时候不知道。

  主持人:这个也很难避免,因为年轻的女人,一个相亲相爱的丈夫去世,肯定自己的那种痛苦都很难处理,所以可能会照顾不到孩子。

  杨凤池:她对孩子的关注可能更多的是在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对孩子的爱就比较缺乏。她的女儿感受不到多少母爱,既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女儿就很委屈。

  主持人:要说没有母爱,肯定王女士也觉得挺冤的。

  妈 妈:嗯。只要她在家的时候,我自己最重要的事都可以不做,必须在家陪着她。其实我几乎都忘了我自己,从来没有把我的事放在她前面,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

  杨凤池:那她不是没有母爱,而是超过一般母亲的母爱了。你能理解她这是怎么回事吗?

  主持人:我也不太理解。我也相信王女士肯定会把对丈夫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来。

  杨凤池:那就要问点点了,你感觉到妈妈爱你吗?

  点 点:行。

  杨凤池:爱得深吗?

  主持人:妈妈喜欢你吗?比如喜欢你皮肤白、喜欢你睫毛长,她会这样喜欢你吗?

  点 点:嗯。

  杨凤池:有点意思啊,一般的孩子我们问她,你妈妈喜欢你吗?或者你妈妈爱你吗?就没有犹豫的。但她回答起来比较勉强,我估计要是妈妈不在身边,她的回答可能会更勉强。

  访谈进行到这里,心理专家分析点点在父亲去世之后,是缺少母爱的。但王女士说,自从丈夫去世之后,自己没有再婚,她把所有的爱都放在点点身上。演播现场当专家问到点点,妈妈爱不爱她的时候,点点的反应有些勉强。那点点的真实感受到底是什么呢?在前期采访中,记者在点点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日历。

  点 点:那是我看电视高兴的时候写的。

  主持人:这上面写的:我是小孩。

  杨凤池:小琴你读了这句话,你第一感觉是什么?

  主持人:那肯定是妈妈没有拿我当小孩。告诉妈妈:你别要求我那么多,我不过是个小孩嘛,是这个意思吗?

  点 点:可以。

  杨凤池:还有一部分是你没说的,我是个小孩,需要妈妈的爱。

  点 点:嗯。

  主持人:这后面也是你画的吗?

  点 点:嗯。我就喜欢画这个。

  杨凤池:能不能这么理解,那颗小心特别需要大心的爱和支持?能这么理解吗?

  点 点:点头

  杨凤池:那个对勾就是从大心里头散发出来的爱。

  主持人:杨老师这样解释,很能表达你的愿望吗?

  点 点:点头。

  妈 妈:真是没有想到。(妈妈抹眼泪)

  杨凤池:在孩子的内心是一种爱的缺乏,是处于爱的饥渴状态。在她小的时候,对生活的认识比较简单,反正妈妈让做什么,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整体上来考虑自我、考虑这个世界、考虑这个生活。这时她原来压在她心里头的那个悲哀和愤怒就会升腾起来。

  主持人:可能孩子自己是无法理解。

  杨凤池:她没法理解,我们回到刚才孩子遇到的那些事情,那些委屈。我们反过来看,就会觉得,那哪是委屈啊,你的鸡蛋皮放在桌子上、或者扔在地上合适吗,不合适有人纠正你,这些不足以构成点点这么大的愤怒啊。实际上是这些小事,点燃了她心里存了很多年的愤怒。所以她才会去顶撞老师、顶撞同学、顶撞校长,让自己陷入麻烦状态。

  心理专家认为:点点和老师、同学关系紧张,和妈妈沟通不好,都是因为父亲死后,点点没有得到妈妈足够的关爱。在父亲去世之后,这对母女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呢?在记者的前期采访中,点点的外婆和四姨都觉得,在点点父亲去世的10年时间里,她们最担心的是点点的妈妈。因为夫妻俩人结婚7年,感情一直都很好。丈夫突然不在了,点点妈妈到现在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采访四姨:我二姐对我二姐夫的那种感情,到现在我还理解不了。已经十年了,她现在说起来还是很悲伤的……其实我二姐挺苦的。

  采访姥姥:姑爷的东西都留着,那个书什么的都留着,给孩子留作纪念。

  主持人:我这儿还有妈妈留下的父亲的遗物。这里面还剩了几根烟,是他没抽完的?

  妈 妈:所有他工作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大兜里面。这个事太突然了,总觉得他好像是出差走了那种感觉。

  主持人:这是今年的日历,妈妈还在上面写着这个日子。

  妈 妈:是他去世的日子。

  主持人:都已经过了十年了,这一天还是很难过?

  妈妈哭了。

  字幕:演播室谈话暂时中断10分钟后

  杨凤池:话说到现在,我估计观众朋友们慢慢会清晰一些,其实妈妈的感情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投注在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丈夫身上。

  主持人:如果去世的父亲在妈妈心里还是这么重的话,在对女儿的态度上跟这个有关系吗?

  妈 妈:我整个精力都用到她身上。

  主持人:我能理解妈妈的心情,越想丈夫越要对女儿好,好好地对待女儿。因为这是我们两个人留下来的最珍贵的女儿,肯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杨凤池: 所以,我刚才说这女儿既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你就困惑了。她也不同意,怎么会呢?我做母亲的,我把对丈夫的爱全都搁在她身上,我一个顶俩爱她。但是我下面要说的一句话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觉?你是爱这孩子还是爱她的爸爸?

  主持人: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

  妈 妈:嗯。

  杨凤池:我们用一个形象的图来说明: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妈妈跟爸爸感情很好,但是现在爸爸不在了,妈妈精神上还跟爸爸生活在一起。所以妈妈的情感还是先给爸爸的,因为爸爸不在,就先给了这孩子—点点。点点在这儿感觉到的爱是什么样的,是因为妈妈爱爸爸必须得路过你。

  主持人:这种说法妈妈能接受吗?

  妈 妈:也能接受。

  谈到已经去世了10年的丈夫,王女士的情绪非常激动。她终于明白了,女儿点点出现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她仍然处在丈夫突然死去的悲伤情绪中。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要把这个结解开的话,首先还是从父亲去世、母亲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要从这个着手。

  杨凤池:对,所以我们下面要做一件事情,让妈妈跟爸爸做个告别。我们把你丈夫的遗物拿过来放在你这儿,烟就代表你先生,对他说你想说的话。一个是您对他的思念和难以割舍的心情。第二个就是我们必须告别,为了你的家庭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必须告别。妈妈愿意吗?

  妈 妈:好像做不到吧。

  主持人:十年了还没办法分开?

  妈妈沉默。

  10年前的那个夜晚,对于王女士来说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当时,接到丈夫出事的消息,急匆匆赶到医院,丈夫已经停止了呼吸,没有给她留下一句话。十年来,每到那个日子,王女士都会把丈夫的遗物拿出来看看,希望丈夫能再和她说几句话。当心理专家希望她能对着丈夫的遗物说再见时,王女士没有一点儿勇气。为了让王女士放开自己,我们让女儿离开了演播现场。

  (妈妈趴在桌子上哭)

  杨凤池:经历的创伤一直没有认真地处理,所以心里压着很多悲伤的情绪。

  妈 妈:对不起,发生这件事情,真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没办法、我真的不愿意,为了孩子,我们分开吧。安息吧!

  主持人:把眼泪擦一擦,把东西收起来。现在我们来面对这个孩子。

  杨凤池:面对孩子的时候,王女士恐怕要真正从内心全身心地去爱这个孩子,这是第一位的。第二位就是妈妈的心态要变得平和一些,这样跟女儿沟通的时候,女儿就更容易接受一些。然后女儿在跟妈妈的这种恰当的沟通状态下,学会跟其他的同学恰当地、平行地沟通,这就容易适应学校。

  主持人:我觉得点点写的这个东西,妈妈应该放在自己的身边。其实这就是孩子对你的提醒。我是个小孩,我需要妈妈更多的爱。所以,妈妈要把这个留起来。尽管遇到了这样的灾难,希望你们母女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