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最科学的方法当然是去医院,在家长作词决定之前,可以先试着拥挤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为孩子做个简单测试。
方式一: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3项)
(1)、作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以种游戏或玩耍。
2、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1)、往往想到什么就作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3、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两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应注意以下两面三点:
第一,在允许的活动场合,如下课、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自己,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不拌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方式二: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
1、美国简化康奈尔用儿童行为量表:以下多项按活动程序分别填写分数:0分—没有;1分—稍有;2分较多:3分很多;总分超过10分有诊断意义。
(1)活动过多。一刻不停。()
(2)兴奋活动,容易冲动,()
(3)惹恼其他儿童。()
(4)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5)坐立不安。()
(6)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
(7)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
(8)经常易哭。()
(9)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10)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
方式三、上海市多动症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行为量表:
以下项目按频繁或严重程度分别填3、2、1,无此表现者填0,以10分以上为阳性。
(1)上课时坐立不安。()
(2)上课时经常讲话。()
(3)上课时小动作多,()
(4)发言不举手。()
(5)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
(6)情绪变化快易与人争吵。()
(7)常惹人干扰人活动。()
(8)不能平心静气玩耍。()
(9)做事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有始无终。()
(10)做事不计后果如何。()
(11)随便拿父母钞票,或在外偷窃。()
(12)丢三落四,力差。()
(13)学习成绩差。()
(14)说谎、骂人打架。()
申明:本文仅供参考,准确诊断还需前往医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