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串串的选择组成的,我们的过去决定今天我们怎样选择,我们的今天决定今后我们能走多远。我们该怎么选择我们的工作。当你有以下的问题,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是否要放弃这份工作,这份工作做得实在不开心,换一份工作呢?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到底要做什么工作呢?
需要怎么去规划我的生活呢?
面对这些,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
案例1:
陈智大学里主修广告专业,刚毕业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半年后,她的一个在猎头公司工作的朋友给她提供了一个信息:在大公司里做老板秘书不仅薪水高,日子舒服,而且发展好,因为很多大公司里的行政部门的经理都是老板秘书出身,陈智被说得心动了。
后来在这个朋友的帮助下,她真的进了一家500强企业做某高层的秘书,但是她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合适:每天早上要给老板泡咖啡感觉不平等;上下班打卡感觉不自由…这些都跟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广告公司不一样,试用期未满她就赔了违约金,打算重回广告公司,但是这时候她就只能重头开始了。
分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盲目跳槽的结果在陈智身上表露无疑。职业发展并不是根据薪水与职位的高低来确定,更重要的是能够严格分析把握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爱好、价值观等等来分析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作出跳槽与否的抉择。
很多职业人对待自己总是以他人为指导目标,他能力不怎么样,工作却很舒服,拿得也比我多,那么他的职位如果我去做会更好等等。对于企业来说,为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需要找的是最适合的人,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在跳槽过程中,要寻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赢得发展的成功。
案例2
王扬是某集团信息总监,正当他在某大酒店干得热火朝天之际,某猎头公司来电,称有一家中德合资的制药企业急聘信息部经理,开出的工资是他原来的翻倍。“在还没搞清楚实际工作性质的前提下,我被利益冲昏了头,急急忙忙辞了职”。然而一到新岗位,他立刻就傻了。做的工作是以前从没有涉足的行业,还得从头学起。
虽然名义上是MIS经理,但事无巨细,都要向老板请示汇报,连买个电脑鼠标都要老板亲自点头,不够乖巧的他在试用期内就被炒了鱿鱼。
分析:看准行业、企业背景
据数据显示:高达73%的职业人在高薪的诱惑之下,盲目跳槽,结果却是跳进了发展的死胡同。
职场如战场,没有深谋远虑,职业发展的航船就会随时搁浅。王扬所从事的行业是服务行业,他在服务行业或相关行业继续发展可能前途无量,跳槽到了自己从未涉足的行业,首先就是一步险棋,更何况连公司的情况都没弄清楚。
在一个有潜力的职场里,个人资本会成几何级数裂变增值;而把种子和汗水撒到盐碱地里,则可能颗粒无收。在跳槽的时候要靠到自己的专业是不是把种子撒到肥沃的土壤里了,种子种到这块地里能收获吗?
案例3
文焉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造价专业,但是由于喜欢稳定的工作,她从一家建筑公司跳到了一家商业银行,从事最基础的柜面工作。每天面对计算机进行一些简单的录入,可以说这些高中生都可以完成的,只要具备一定职业操守就可以了。面对一复一日的工作,这位昔日的高材生感到了疲倦与厌烦,想再次跳槽,然而面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搁置,能力的荒废,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新的职业方向在哪里?
分析:找准立足点
轻松、稳定、高薪是很多人职业人的求职初衷,其他的都无所谓,所以在跳槽过程中就不会去考虑自己到了这个岗位上是否能够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利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将来职业的发展是否有好处等等,对他们来说眼前得到的是最重要的。
然而在机械重复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 无论是职业能力还是职业兴趣都不在本工作上面,工作是越做越痛苦,想跳槽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往哪里发展了。
对高薪、高职的渴求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追求的的前提是要有利于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如果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那么你丧失的将是自己前途,原本更该得到的丰厚的利益回报也因为鼠目寸光而化为泡影。所以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从事任何一个岗位都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够对自身的未来负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在领悟这个道理的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职业发展本可以是一条直冲云霄的直线,但更多的职业人却选择了蜿蜒曲折的道路,职业目标盲目而遥远。着眼于总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小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关键。
第一步,问自己,我要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
要做的:澄清个人价值,问自己到底在意的是什么,选择主要兴趣范围,评估喜欢的工作活动,以游戏的方式澄清价值。
如何做: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澄清个人的价值、兴趣与技能,也要确定自己的人格特点,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测验和游戏来实现。
第二步:我喜欢的职业可能有哪些?
要做的:确认喜欢的工作特征,确认不喜欢的工作特征,根据喜欢的工作特征列出可能的职业
如何做:根据自己的价值、兴趣、能力与教育程度,列出个人的职业清单,允许“逆向搜寻”,也就是借着删去某些条件呈现职业清单。
第三步:我喜欢的职业有哪些特征?
要做的:根据职业信息如所需技能、升迁展望、薪资水平、职业展望、教育条件等来比较职业的差别。
如何做:这是属于职业部分的信息搜集,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也可以去各大论坛去咨询,也可以去网络去搜集。只要你想要做,你都可以想到办法。
第四步:我行吗?
要做的:列出职业清单中任何职业所需的技能以及需要准备的内容,自我评估自己具备的技能。
如何做:这部分都要靠各种方法去澄清,如有人是位公司底层员工,希望自己开一间小小咖啡厅。想要更加自主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开咖啡厅需要了解什么呢,对咖啡的了解、对咖啡厅如何运营的了解,对如何选择咖啡厅的地点的考虑? 自己已经具备什么了?在公司工作的经验哪些部分是可以迁移新的行业呢?
第五步:我需要怎样的充电?
要做的:列出职业能力所需的教育训练或职业训练,估计完成这些准备的可能性。
如何做:写出个人的生涯计划于准备计划;显示每一个领域的准备途径,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时间的投入、金钱的投入、可能遇到的困难等?
第六步:怎么找充电的机会,怎样去充电?
要做的:可能的教育训练或职业训练提升的机会有哪些?
如何做:继续信息的搜集,并考虑到目前自己的现实情况。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以及处理在这个过程的各种担心和焦虑以及阻力等等。
第七步:什么才是对的选择?
要做的:评估选择的潜在报酬及成功几率,同时以之前的各种考虑评估三项职业。
如何做:综合以前的信息,学会如何做决定,容许新的职业与现在的职业做比较。
第八步:如何将计划实现?
要做的:建立短期目标,列出达到目标的行动提纲
如何做:短期目标包括半年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周的目标,一天的目标。在这里就要记住的是“要以终为始”。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当下的每一个行动都从那个目标出发。如果这个目标要实现,从现在开始起,这六个月内你会做什么?你能不能告诉我,要让这半年的努力实现,未来这三周你想做什么?最后,你能不能告诉我,要让这三周的努力实现,明天你想做什么?
以上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框架,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大家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也许当你开始探索自己时,刚开始可能有些沮丧,但是请你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以上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到底会有哪些步骤是需得放在个人问题的脉络中去取舍。有人重点是解决冲突;有人只是要验证自己先前的判断;也有人希望寻找生活的重心、生命的意义等等。
本文版权归属心灵咖啡,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