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族最让上班族羡慕,一觉睡到自然醒,穿着睡衣就开工,工作、生活、休闲三位一体……但自由背后,付出的心理代价却很惨重。横在SOHO族面前的3大心理关卡,你闯得过去吗?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 home office的缩写,意指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最新调查显示,25-35岁职业女性中,56%都渴望在家SOHO。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小组新近报告显示,真正适合SOHO的人不到10%!一个称职的SOHO族,需要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时间分配能力和抗抑郁能力。
3大心理关卡,SOHO族最难超越!
SOHO心理研究,是现代职场心理研究中的重要分支。被SOHO魅力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显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开始泛滥。
关卡1. 转做SOHO太迅速,时间一长,反而生出挫败感。
讲述人:高青,29岁,自由撰稿人
26岁前,我在一家主流媒体做记者。当时我的文章获得好几个新闻奖,就有出版商找我,说要把我的作品出版成集。我很高兴地把书稿给了他,没想到这书商还真有两下子,一本普通社会学评论被他做成当年的畅销书。于是,我从采访别人变成被别人采访,网上还有人把我归为“有深度的七零后美女作家”。
这时又有出版社向我约稿,我当时已经飘飘然,觉得自己是大作家,早不把报社放在眼里。想想看,辛辛苦苦写一个月稿子,挣那点钱还够不上一本书版税的十分之一!理所当然,我很快就辞职了,在家当起SOHO作家。三年来,我写了两本小说,一本社科评论。两本小说中有一本反响平平,另一本是自费出版,收入和买书号的钱基本打平。社科评论至今还没找到出版商。现在我又郁闷,又后悔,要是当时多一点耐心,不那么急于SOHO就好了!
●专家解套:成败不是重点,知足常乐的人才能做好SOHO族。
事业挫败感是SOHO从业者,尤其是女性SOHO族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勿庸置疑,很多大人物都是从SOHO做起,比如微软前任领袖比尔•盖茨、法国女作家杜拉斯……有了前人当榜样,一部分选择SOHO的人也怀着雄心,立志闯出一番大事业。但现实和梦想终归有差距,真正能攀登顶峰的人是少数。很多SOHO族在家工作几年后,会有深深的落败感,对自己和生活感到失望,甚至会有愤世嫉俗的情绪。因此在你不确定SOHO职业发展前景前,先别急着辞掉本职工作。一旦辞职,也要放低心态,从零开始。每取得一点小进步,就奖励自己一下,时刻怀有满足感,是做好SOHO的关键保证!
关卡2. 做SOHO钱赚得不少,却离社会越来越远,没机会与别人接触。
讲述人:钱茜,25岁,淘宝网店卖家
我基本没有像样的工作经历。大学毕业那年,淘宝网正火热,我利用在外企工作的表姐关系,从内部批了些母婴用品,放在网上卖。那时淘宝网上的卖家还不太多,短短几星期,我的小店就火了。我转念一想,干脆不找工作了!在家经营属于自己的小店,比天天坐满8小时挣的钱多得多。
渐渐的,我的店越做越大,还专门租下地下室摆货,买了高级相机为产品拍照。每天我的生活都非常简单:早上6点起床,准时开手机,然后坐在电脑前,应付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不同买家;中午去地下室清货,给新产品照相。就算进新货,也不用我亲自去看样品,厂家直接传来照片,我在网上付钱交易就行了。
我也曾想过,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我想要的?每天从早到晚,接触的就是商品、钱、网络和银行。在网上有几个谈得来的买家,但她们都当妈妈了,对我这个连男友还没有的小姑娘做网络生意都感到好奇,不约而同问我:年纪轻轻,干吗不找份正经工作,非留在家里卖母婴用品呢?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答案。做了3年网上卖家,我似乎已经与外界社会隔绝,除了存折里的数字还拿得出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想想看,像我这么大的女孩都在忙着恋爱、结婚,而我呢,除了和快递公司的小伙子打交道外,就再不认识别人了!
●专家解套: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借用新平台结交新朋友。
在家SOHO也会变成工作狂!一味让自己扎进工作,既是对外界生活的逃避,也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惰性,很容易与社会生活隔离开。
首先你要明确,做SOHO族不仅为了赚钱,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也不代表你要与世隔绝。SOHO前,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决心在家工作,自己就可能会失去一批曾经有共同目标和追求的朋友,要做好忍受寂寞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你要继续与老朋友保持联络,或试着借用新平台结交新朋友。人是社会动物,少了社会作载体,根本无法实现完整的“个人价值”。
关卡3. SOHO久了,竟对工作和生活都很厌倦,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满足感。
讲述人:关凝,32岁,私人理财师
我以前是会计,专门替小公司报账、做报表、合理避税。后来公司由北京迁到上海,我不想离开北京,就辞职了。辞职后,借用以前客户的关系,我做起了私人理财师。
实话说,我的SOHO生涯很顺利,每月有近万元收入,足够养活自己,工作强度也不大;每年还会给自己放两个月假,去丽江旅游;每周去一次酒吧,找帅哥聊天,日子过得超小资。
但我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一块什么。以前的公司是香港人开的,每天都有下午茶时间,我和几个女同事坐在公司咖啡厅里唧唧喳喳聊八卦,那种记忆很美好。不知为什么,我现在特别怀念当时的高强度工作,每当压力大时,都有同事帮我分担。瞧瞧现在的生活,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你不可能和客户说这些,他们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也不可能和酒吧里的男人聊这些,他们只关心你今晚是独自离开还是跟他们回家。
下周,我做SOHO就满两年了,不知道是继续下去还是重新开始,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适应从前那种压力和乐趣并存的工作。
●专家解套:找一个可供倾诉的对象,找回工作时的互动感觉。
女人真的很贪心!一边索要自由,一边又在寻找情感分担。要知道,你一旦选择SOHO,就等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选择了孤独。以前一团和气的工作氛围变成独自在家面对电脑,与同事共进午餐变成一个人的外卖,成功时没人分享快乐,失败时也没人理会你的创伤,所以SOHO从业者常常会缺少成就感和满足感,容易对工作和生活产生厌倦心理,进入所谓的SOHO事业“瓶颈期”。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找一个可供倾诉的对象。亲人、前老板甚至网友都可以。这时你需要的只是情感发泄的出口,一旦找到和当时工作相似的、情感互动的感觉,你就会明白,一个成功的SOHO族不会永远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