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若是场游戏,也只有认真玩的人才会赢!

人自古被分成二类:一曰君子,一曰小人。二者泾渭分明。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言于义,小人言于利;君子求诸它,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中国人的分法,“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说“唯物”,因着眼点皆在于日常言行;说“朴素”,因着眼点仅限于日常言行。

且听外国人的高论:小孩生下来,他的吃、穿、享用,都是由社会赊账。所以小孩长大,自然欠一笔账,国家自然要开一张账单给他。小孩既长成工人,就得挣得一笔基金,一面还他幼年的账,一面留为日后告退养老之费。如果成年人在世所做工作,只能付账,他便是一位小人(common fellon),如果他能超过这个标准,还账之外,尚有建树造益于人世,他便是一位君子(gentleman)。

为什么在写爱情观之前先论及君子与小人呢?只因爱情观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别。这两者的区别在哪呢?在于“认真”二字。而我在这里要论及的正是所谓君子的爱情观,别无其他。

爱情若是场游戏,也只有认真玩的人才会赢!


爱情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且撇开群体不论,就单个人来说,爱情观也有一个逐渐发展、丰满的过程。

记得是三年级,我被伙伴们逼着说出喜欢班上的哪个女生,即便没有喜欢的也要找一个女生去喜欢着。那年岁,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喜欢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女生。

再年长一点,偷偷地喜欢上一个低年级的女生,不过这次不再是因为她学习好。即便有别的女生给自己写纸条,但眼里只有暗恋着的那个女生。那时候,爱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很多年后我发现,爱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事儿,与她人无关!

慢慢地,发现单相思是没有出路的。这时学会:爱痛了,无药可救,除非大病一场!很多年后,这疗伤之法仍然见效。

这时候也开始去思考,为什么要恋爱呢?我想,之所以恋爱,并不是为了献身给另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和另一个人一起生儿育女,而是为了对爱进行思考。就如同,之所以喝咖啡,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是为了点缀生活,而是为了酝酿情绪,在香气弥漫中思考。

待到大学毕业,工作了,挣钱了,也开始约会了!

这一年,曾找公交车邻座的一个女孩索要了手机号码。她是我喜欢的姑娘。那时我住在北京北郊,为了见这个姑娘,我每天下了班从顺义乘2个小时的公交车去西单,吃个饭,逛逛街,掐准时间赶末班车回家。这一年,我明白,我一生也许会爱上很多人,但每一次都要很认真,很认真。我相信,爱情若是场游戏,也只有认真玩的人才有可能赢。

那些年,我们爱过而又失去的人

那些年,我们爱过而又失去的人


我希求一个物件,我知道它的价值,我清楚我离它还有多远。对这个物件的渴求只会催我奋进,断然不会带给我痛苦。但迷恋一女子,那就比较麻烦了。我总以为我离她仅咫尺之遥,为了信念我不断地努力着,还天真地以为我在一点一点地接近目标。偶然失意,便开始后悔,后悔努力不够,或许再努力一点就功德圆满了。事过境迁还在无休止地自责,自责当初不该轻言放弃,以致一时的失意酿成终身的遗憾。意志开始慢慢地消沉,愤世嫉俗,最终陷入绝望。遂而要死要活的心都有了,怎不痛苦?

这些年,对爱过而又失去的女人,我是否还爱你,我也不知道。经常和人们议论爱情,对它我还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如果爱情只意味着思念,只是想念你,心灵中只有你,那么我宁愿把爱情全部都忘记!如果意味着占有你的一切,或是以上帝恩赐的方式把爱情施舍给你,那么我在天,你在地,对我顶礼膜拜,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意味着牺牲性命、前途,只是为了说一句“我爱你”,爱人啊,即便我爱着你,也不得不提个问题:“爱情难道就是这个含义?”

每一种超越爱情的纯现象学面向的陈述,都将使自己遭受到批评。即使一分一秒,我也不敢存有爱情可以最终得到解释的幻想。即便是最佳的阐释尝试,也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将爱情转换成另一种隐喻语言而已。我唯一可以做的,是继续做爱情的梦,赋予它我想要的装束!

这些年,虽也做过些愚蠢而又幼稚的事情,但自我批评太容易毒害我们的天真,这个最宝贵的财富,或者说天赋,是任何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所不可或缺的。都过去了事,自我批评就不必了吧,你们觉得呢?

说一说结婚这档子事儿

说一说结婚这档子事儿吧!


钱钟书先生曾对杨绛女士有这样一段评价: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来没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这是我理想中的婚姻。说起婚姻,让我想起达尔文先生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指出的,凡不事婚姻者,其因有二:

■ 本身是社会中马虎、龌龊、不图上进、软弱而低劣的成员,比起健全的来,不那么容易结婚。这些身心软弱的人放弃结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此其一;

■ 其二,那些刻苦节俭、能绸缪未雨、富有自尊心和向上心的人,道德上既严肃、信仰上又虔诚、理智上又聪明而久经锻炼,却把他生命中最好的一些岁月消磨在科学、事业、生存竞争与独身生活之中。

我自问,我若独身终老,该属于前者呢还是后者。前者,虽说是身不由己,但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毕竟有益于人种的良性发展;后者,虽给优良人种的保存、遗传造成损失,但其终身的努力毕竟给社会带来了更大、更多、更深远的影响。

要么有利于人种,要么有功于社会……如此想来,婚姻之事便不再那么迫切了!

写在后面:

以前在网上看见这样一个段子:“每当我疲惫不堪时,我就问上帝这是为什么?上帝告诉我:他是以一个伟人的标准要求我”!这是催人奋进的,但多少有些苦涩。真正说到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幸福,我想,谁肯把愿望和心计囿于几块祖留的田亩,甘心在自己的地上呼吸乡土气,谁便有幸福!

拿到关于爱情观的选题,我本打算纯粹地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后来发现,这是个愚蠢的行为,尽管我从个人的角度见人心地写也不见得高明。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