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男女之宅男宅女

“亲爱的,周末去海滩逛逛吧?”小叶对着电脑前的男朋友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宝贝,你找你姐们吧,我不想出去,有好多事呢!”小王脱口而出,身为女朋友的小叶表示失望但是又不能强求自己男友,因为当初在一起的时候,小王就说自己有点宅,不过小叶觉得小王人很好,性格也很好,工作也不错就在一起了。没想到小王“宅”的程度已经让自己快受不了。

小叶表示,男朋友并不是迷恋网络,也不是游戏控,就是不愿意出门,平时那怕一起逛超市购物,他都表示压力大不想去。周末在家,他可以做家务,没事干的时候选择睡觉都不愿意踏出门半步。这让小叶很无语,虽然自己很爱他,但这样下去成什么事啊!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汉子和妹纸们有小叶这样的感受吧,也有和小王一样的人吧。“宅人”的数量已经在急剧上涨了。网络和电脑以及现代化的工具只是加速了这个结果,并不是这个结果的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有心理根源的。

宅,其实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生存的最好方式。家,是一个相对外界而言比较安全的地方,并且这个地方是自己所熟知的。而熟悉的本质是一种掌控。每个人都有想掌控自己的欲望,而对于宅男宅女们来说,这种欲望是更加强烈的。

如果出门,那表示自己就去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意味掌控的范围和力量都在减小。所以会慌。故此你会看到自己的“宅人”朋友们在不得以出门时都会带上一个可掌控的东西,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因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在离开家后获得一种自我掌控感,不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外界。

并且你会发现,“宅人”朋友大都是一个拖延比较严重的人,喜欢磨蹭。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惶恐。不愿意离开自己熟知的环境中,而做出的一个仪式。

宅人进入外部世界时,必须做很多准备工作。他理智上知道,这些工作没必要,但他忍不住要做,原因还是控制感。外部世界似乎随时都有可怕的失控发生,为了应对这些失控,宅人会进行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好杜绝失控的发生。

有人会发问,有些人既不是“技术宅”,也不是“游戏宅”,但就喜欢呆在家里不出去,宁愿无聊的睡觉都不想出去,这是为什么?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其实这最要的原因来自于母婴关系的挫败。这些宅男宅女们大部分人都有着这样的幼年经历,只有一部分人是受后天环境影响,比如技术宅。对于幼年期孩子来说,妈妈就是整个世界。如果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亲密、温暖的关系,孩子就会用善意来对待外部世界,如果孩子被妈妈拒绝或抛弃,不能建立良好的母子之间的情感链接,就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因为孩子想要获得安全,就必须控制母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爱哭闹的原因。而妈妈就世界,等到成年时这种控制欲就发展成“宅”,因为自己控制不了这个世界。

为了追求自我控制,宅人最常使用的策略是减少刺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刺激,无论好的刺激还是坏的,都要减少。并且,当刺激进入时,他们要对刺激进行很多处理工作。于是,面对刺激,他们就显得反映迟缓。不过,宅人有一个好处,他们容易对刺激进行深处理,导致他们会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例如“技术宅”的人会很多常人不能的技能,他们有的甚至在家里学完各个大学的经典课程而考上MBA,可谓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这是一个开放并且兼容的社会和时代,宅不要紧,因为我们无法回到幼年重新建立母子链接。如今的宅只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乐在享受这份宅,身心无碍,那就去接受。但是如果自己的宅伤害或者妨碍了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和生活就要重视和另当别论了,比如像前文中的小叶和小王,如果当你宅妨碍到你的爱情,那么你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去做改变呢?

宅,是一种态度,但是要宅出风度!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