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调查显示,男人比女人更爱“装”,专业人士说,这样做与他们“爱面子”的特性密不可分。但除了“爱面子”的成分,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在婚恋中,伴侣由“外人”变为“自己人”直到“另一半”之前,中国人普遍倾向使用“装”的角色策略。
男人比女人更爱“装”
□ 男性更爱装“文化人”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更爱装“文化人”。23%的男性说,他们之所以“装”是为吸引异性。不过女性的想法截然不同,她们认为,假装读过某本名著可以让自己免受同性密友和同事的“歧视”。人们经常拿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名著说事,因为他们至少知道其中部分情节,不至于很快露出马脚。
超过四成的调查对象说,他们在书架上摆放文学名著纯粹是为“充门面”;其中,57%的人会特意把这些书放在显眼的位置,但实际上,他们可能一个字也没有读过。
□ 交谈几句就会露馅
其实,只要深入交谈几句,就能很快识破伪装者的真面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5%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说出《呼啸山庄》的作者姓名:埃米莉·勃朗特。16%的调查对象认为这本书出自查尔斯·狄更斯之手;13%认为它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夏洛特·勃朗特所作;还有人认为它是虚构人物“简·爱”的大作;甚至有人说它是流行歌手凯特·布什所写。
说到夏洛特·勃朗特的大作《简·爱》,15%的调查对象认为它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另外,不少人认为勃朗特三姐妹是《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实际上,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托马斯·哈代。
□ 带“大部头”装模作样
不少人旅行时有拿着一本大部头阅读的习惯。不少调查对象说,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想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23%的调查对象说,旅行时的手边书一定要选“对”。
林德曼美酒与图书俱乐部先前进行的一项类似调查显示,英国人平均有80本从来不会读的藏书,买这些书的目的只是为展示,让自己看起来有文化。这里涉及到“印象整饰”的概念。
“装”不同于亲密关系中的“印象整饰”
印象整饰更多意味着一种人际沟通技巧,维护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很少牵涉到人格、自我概念、自尊体系等深层次的东西。在婚恋中,“印象整饰”一般都是指努力表现自己好的一面,而不是表现自己不好的一面,降低自己的自尊,显示自己的某些资源不足与某些弱点。然而,在中国本土文化里面的“装”,除了打肿脸充胖子的“装”法之外,还存在另一类“装”法,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装谦虚”。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装”或者说中国人的“印象整饰”更强调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与社会规范,即是否损害了对方的“面子”。
当男方第一次上门去见女方家长的时候,如果男方是欧美文化背景,可能更倾向于表现自己的收入不低、长相不差,未来会作一个好女婿。而如果男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说“收入还可以”,当谈及自己的长相,往往会用“哦,不影响市容吧”之类的笑话。即使中国女婿收入真的很高,也很少采用一种“自我表现”式的西式“印象整饰”的策略,更倾向于“装”得更老实、更有礼貌、更谦虚。
恋爱,不过就是个“装”字
绝大多数恋爱情景,都是一个相对平等的、你来我往的共同落子下棋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之中,双方努力调动自己的脑筋,在下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棋子。在婚恋早期,可能更多使用的各种“装”的策略,使自己更符合对方的“角色期望”。“装”会让对方,在你来我往相互调情、相互试探的暧昧关系之中,逐步深化情感,然后,慢慢地对方就“外人”变为“自己人”直到“另一半”了。
此时,婚恋双方不再需要去“装”文化人、“装”纯洁、“装”高尚、“装”强壮、“装”威猛、“装”能干、“装”幽默……因为到了这个“自己人”的婚恋阶段,调情不再重要,双方都对对方的真正的角色期望了解了,实际的生活更重要了,此时此刻,生活则需要的是另一些角色策略了。(部分资料来源:尚品人生)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