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人类内心世界的偷情情结做一番剖析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偷情要算是一种文化禁忌,它等同于对爱情纯洁性与道德的背叛。尽管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非常的宽容,但许多既有的观念仍在妨碍人们自由的去思考。
什么是偷情?
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精神分析家弗洛姆在《婚姻革命》中写到:“人类对爱的感觉常常来源于对性的欲求,爱是性欲中的精神需要,而性需求随满足与否及泛性的特点决定了爱的不稳定”。人类在爱情上建构的神话比比皆是,纯真的爱情可能只是人类精神世界对唯美的追求,现实中每个人的爱情都是复杂的,多元的并随着生命发展不断变化与更新的,偷情也丝毫不奇怪。
什么是偷情?这很难下定义。克林顿与温斯莱特的关系是偷情,而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关系就不算偷情。前者偷情的时候知道希拉里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后者却是从来没有真正爱上过戴安娜,偷情目的是要反叛既定婚姻。严格说来,偷情的目的不是为了破坏婚姻,尽管偷情的副产品可能是婚姻的解体。
偷情与情人关系也是有区别,情人关系追求相对的关系稳定,彼此多少存在一些约束与承诺,并形成一种隐秘的关系模式。偷情没有,它更像是一种即兴的,高潮式的,梦幻般的邂逅,并不知道一次销魂后是否还有第二次。当然,许多纯粹的偷情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而彼此坠入情感依恋,难再分离,结果变成情人关系,进而发展到共谋婚姻的覆灭。
偷情的欲望普遍存在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关系现实中,在这种关系格局里,偷情要算是一种文化禁忌,它等同于对情感纯洁性的背叛。大部分时间人们都生活在一种内心现实里,对他人关系的浪漫幻想是人面对现实的精神动力,所以偷情的欲望普遍存在。没有人可以用理性去控制内心的欲望,理性只是帮助人合理地表达欲望,而被表达出来的已经不再是欲望的本质。
情欲在内心的非现实层面中任意地与可心人演绎爱情,可以幻想与任何人做爱。女人是这样,男人更是这样!因此,偷情更像是人的一种内在情感体验,一种自慰般的爱情。它活跃在人的潜意识里,每个人都会在一生的某个阶段被迫面对它。偷情可能是人类永远难以解决的情结,越想压抑它,它越旺盛,越可能被实现。
对偷情的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
女性对偷情持有的态度与男性截然不同。大多数知识女性对偷情都抱有浪漫的联想,态度既坦诚又大胆。尤其是女性在25~35岁这个年龄段,在青春荷尔蒙的分泌和情欲活跃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奇迹不会发生呢?!但女性对偷情的向往大多节制在精神层面,两性间情愫的朦胧感更有利于女性的想象。
相比之下,男人的态度就暧昧得多,如果他们是偷情的获益者,他们会持批评的态度来避嫌;如果他们没有从中获益,他们又会衍生出奇怪的愤怒。心理研究表明,用坦诚与接纳的态度来谈及偷情的人,往往是对偷情没有欲望的人。我们还可以从某些男人对待女友偷情的态度上看到当今社会文化的倾向,对待偷情的态度显然是男性对自我的态度。男人对偷情的恼怒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恼怒,男性们很自然地以为,不能完全满足自己所爱的女人是一种人格失败。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真正地做到满足另外一个人。因此对偷情的宽容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宽容。(部分资料来源于新浪)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