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感受不到潜意识的存在,更不知道它到底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但潜意识毫无任何悬念地决定着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行为方式。
我像往常一样静静等待着,我的直觉告诉我洪阑今天会和我讨论一些更深层的话题。
咨询室里安静下来,墙上挂钟分针走动的声音开始清晰起来,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声音似乎越来越大,有点像顽皮的孩子人来疯,赢得了他人的注意力就越发开始肆意胡闹。
洪阑的表情开始呈现出不自然,眼睛躲闪着四处流动,飞过窗前的几棵植物,飞过自己正在坐着的超大沙发。她用手整了整略略有些褶皱的沙发布,视线继续在空间里飞快流动,不让自己稳定在任何一个地点。
空气中开始出现一种隐蔽的较量,洪阑的潜意识在试探我的定力,它要判断我是否有足够的能量承受她的那些伤痛。
我继续平静地观望着洪阑,平静地等待着她的潜意识指挥洪阑做出下一步行动。
素净的咨询室里实在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让她继续把视线飞来飞去。四处看了几分钟后,她看了看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后她开始看着竹编窗帘,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里是空洞洞的,一片死气沉沉的茫然。许久,她才幽幽地叹了口气,低声说:“可我怎么就忘不了他。”
“你爱他。”我说。
洪阑愣了一下,点头,说:“是,我爱他。”眼泪夺眶而下。
……
当人们的情绪被突发事件触动的时候,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语调升高、语速加快,有的人还会出现暂时性口吃。
“你有听到自己刚才在讲什么吗?”我问洪阑。
“啊?”洪阑从激动的情绪里突然冻结在那里。习惯性地,她以闪电般的速度让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回忆、快速分析、快速判断,“你是说,其实是我自己在拒绝,而不是他对我不好,是吗?”
我笑了。这大概是很多如洪阑般优秀的女人共同的弱点:太聪明。因此往往会以做事的方式去谈感情,在一段关系里采用双重标准,结果不仅让对方无所适从,自己也会深陷其中。因为所有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感受、经验为准则,而每个人的标准都不相同。
我给洪阑留了这一次的家庭作业:给自己列两份清单,两份清单两个主题,分别是:和我在一起,我能给他带来什么?和我在一起,他为我做了哪些事?
列这两份清单的时候,尽力摈弃概念性的字词,例如善良、温柔、浪漫,而是以具体事例来说明。比如,我能够给他带来浪漫:他喜欢喝我煮的咖啡,我会在他来看我的时候为他煮好咖啡,用很漂亮的咖啡杯沏好放在他的手边,诸如此类。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每个人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你的浪漫未必是他所认为的浪漫。不如用事例来说明,概念就变得具体而清晰,触手可及。
——节选自新书《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