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之物无人问津,被禁止的却趋之若鹜。”——奥维德
让我们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也就是在性革命还没有真正占据主流时,人们对女性约会的标准建议就是欲擒故纵(千万别让对方认为你好追)。在有些时候这句话仍然有效。
就像2000年以前的诗人奥维德一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学家们也接受了这一文化箴言,害羞的女性能够增加她们的受欢迎度。当谈及这一话题时,我们的男性同胞似乎也感同身受:他们说难追的女性可能更受欢迎,更美丽并拥有更好的个性。
但不幸的是,每当心理学家想要通过试验来检验这一观点,也就是欲擒故纵是不错的约会策略时,实验结果却是不遂人意。至少是直到1973年,伊雷恩·沃尔斯特以及他的同事才最终想出了一种方法,将这一观点的微妙之处揭示出来。以下就是实验过程。
只选对的人
年轻的单身男性们会拿到一个文件夹,里面包含了五个虚构的单身女性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都大同小异。同时他们被告知电脑已经将他们配对,其中的三位女性已经看过他们以及其他四位情敌的背景细节并给予评价。
然而,这全然只是个为了建立一系列的实验条件而使用的一种伎俩,就是制造关于这些女性看上去有多难追的一种印象。每一位女性会被归入以下类项中的一个:
• “唾手可得型”:显然给所有的五位男性都打了高分,包括试验参与者(五位男士当中的某一位)。
• “钟情型”:喜欢参与者但不包括那四位。
• “欲擒故纵型”:谁都看不上,包括你,参与者。
• “月朦朦、情朦朦型”:这两位女性什么态度?无可奉告。
每位男士看了女士们的评价,包括他们自己的,然后选一个去约会。其中一位女性备受欢迎,而这与她们的描述信息当中细微的差别毫无关系:
• “唾手可得型”:5
• “钟情型”:42
• “欲擒故纵型”:6
• “月朦朦、情朦朦型”:11及7
“钟情型”,也就是对某人来说唾手可得,但对其他任何人难以追求的女性是压倒性的赢家。不仅如此,男士们还认为“钟情型”的女子不失“唾手可得型”女子的全部优良品质,却毫无“欲擒故纵型”女子的缺点。他们认为她会是受人欢迎的,温情的,随和的,而非挑三拣四难以追求的。
禁果的滋味
从这个试验当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关键的是,这一试验结果的适用范围不包括面对面约会的任何人,以及当男士欲擒故纵时求爱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加之这一试验仅仅考察的是异性之间的配对。但是,接下来对速配的研究也发现,有选择的倾慕是最佳的约会策略。尽管试验还有瑕疵,但当你听到这一试验结果,你自然会觉得这也理当如此——毕竟所有人都想感觉自己是特别的。
所以说,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欲擒故纵计只有在表现出自己的选择性时才是有效的。但对于后来者,你应该表现得亲近可人,否则他们会觉得追你很费劲。
在这一试验的启发下,我们不妨对奥维德诗句做一修改:“唾手可得之物君子好逑,如果它是你的禁果。” (译文/草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