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对同性恋者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是生活方式选择的问题,但研究表明,同性恋可能与基因构成有关。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亨利王子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森特·哈利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112名同性恋男性和258名异性恋男性的基因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55.4%的同性恋男性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较长,47.6%的异性恋男性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较长。
研究人员说,雄激素受体基因较长可能导致睾丸激素信号传输弱,睾丸激素是决定发育早期大脑性别认知雄性化的关键因素。
研究认为,睾丸激素水平较低可能造成男性大脑发育期雄性化过程不完整,导致性别认知倾向于女性。
这一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