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性学家
她认为尊重同性恋是社会和谐的内容之一
她倡导让孩子得到正确的性教育
她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她就是话题人物李银河,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在一个“性”被压抑也被道德化的国度,她明目张胆地大谈“性权利”,也使她总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9月10日晚,李银河教授来到云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一场有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的两性知识讲座,与在场师生就“性教育”、“禁欲主义”、“性压抑”、“婚前性行为”、“女大学生流产”、“同居”、“小三”等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对话。
此次讲座是云南仁爱医院在成立11周年之际特别举行的“我们就在你身边·高校行”的首场活动。能够容纳900人的云师大礼堂座无虚席。
禁欲主义造就了谁?
“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道貌岸然的男人”
李银河指出,禁欲主义发祥于西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家认为:肉体是内心罪恶的证据;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魔鬼的杰作;性欲的满足是“俯身试毒”;婚姻则是“生命的玷污和腐蚀”;性交是令人作呕的,是污秽而堕落的,是不体面的,是不洁的,是可耻的,是一种玷污。
对此,李银河表示,禁欲主义社会氛围的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道貌岸然的男人;而如今,“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荒唐的年代,进入了一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时期”。
性教育最晚应从青春期开始
当下,到医院做人流手术的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岁数也越趋年轻,少女怀孕事件频频发生。对这一现象,李银河认为,“其实少女怀孕这个事,我觉得也是社会上应当尽量号召孩子们比较晚一点儿,但是这个权利还是要肯定的,就是说她肯定是有权利的,如果一个人,包括孩子,她也是有性权利的。”
李银河表示,不论是出于对自身心理还是生理的保护,任何一个未婚女性都应该知道如何避免怀孕。而未婚先孕在大学校园的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中国性教育的失职,她指出,“ 性教育最晚应从青春期开始,对于目前的状况……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负起责任来。”
婚前性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
在讲座中,李银河说道,目前 婚前性行为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既然 婚前性行为不可能禁止,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疏”而不是“堵”。
她表示,“有些人会走极端去修补处女膜,这几乎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带有欺骗性,并不符合童贞的本意,是非常可笑的行为。”针对处女这一问题,李银河特别举例说明,“在欧洲某些国家 婚前性行为发生率已经占到90%以上,这样的国家,男性还会在乎妻子是否是处女吗?相反,会有人认为是处女是没有吸引力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