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更年期综合症”或”某某可能是更年期”之类的话,甚至也听说某些男士也曾被怀疑为更年期综合症。有时说出来是骂人的话,意思是说其精神或心理不太健康。然而,在我的门诊工作中,却遇到了很多人乐于接受患了“更年期综合症”这个并不太光彩的事实。她们往往说,医生告诉我患了“更年期综合症”,并且已看了几年了,即使你说不是,恐怕她们也很难接受。
先让我们从字面上来了解一下。更年期(involution)一词原为退化之意,指卵巢趋向退化的阶段。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绝经前后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情绪障碍(抑郁、焦虑)为主的症状群。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绝经而来的生殖生命的结束,对妇女是生理和精神上的应激;与此同时或前后的子女的离开,退休或下岗等生活事件,可能使问题复杂;同时绝经引起的性欲的减退,亦带来一定的影响。
素质因素:具有神经质倾向和情绪不稳者容易发生。
躯体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早绝经,营养不良者亦容易发生。
很显然,“更年期综合症”一个比较笼统的诊断,对症状的描述也不明确,将在更年期这个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统统归于更年期综合症。而这也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因为这个诊断片面强调内分泌的问题,而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其临床表现,不能为治疗提供明确的、全面的依据。国外医学专家认为,此综合症其实可细分为其它的疾病单元,如:更年期抑郁、焦虑等等。而且,有些疾病即使发生在更年期,也不一定是更年期的内分泌引起的,那就更谈不上更年期综合症了。
前几周,遇到这样一位前来咨询的女士,43岁,已下岗4年,之后一直未工作。三年前她就逐渐开始觉得身体有说不出的不舒服、乏力、皮肤缺乏血色、头部有被捆紧感、有时会觉得生活没意思,早上起床后总觉得头脑不很清晰好象没睡好似的,晚上需睡觉时反而清醒些。有时好转,但若一遇到烦心的事或受到一些劳累,这些症状将又反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该做的检查如:心电图、CT、胃镜、血化验等都做了,就是检查不出什么异常,吃了一些营养药和中药也没见到明显效果,甚至有些朋友和家人有时会怀疑她是否在装病。最近月经也开始不正常,量明显减少,且易燥,就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但进行的内分泌治疗同样也没达到理想的效果。后经熟人介绍用了一些抗抑郁的药,一周后就觉得很满意,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该女士最开始出现的只是抑郁和神经衰弱的表现,只不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直持续到其更年期。
因此,我们不要将在更年期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笼统地归结为“更年期综合症”,要注意心理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即使是,治疗除了内分泌治疗外,若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也要一并治疗。
当然,现代医学提倡预防为主,若能积极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消除诱因,也是不错的方法。建议处于更年期的人们,要加强体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并要注重身心健康,注意防止精神创伤。有了心理负担或心身反应,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为自己戴个更年期综合症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