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黄家良(众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导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心理教育培训师)
现代社会大家的时间都是金钱,办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效率,于是有了“闪婚”,现在又出现了“闪离婚”,仅仅因为老公没有按时赶到电影院,或者丈母娘的一句话,小夫妻们就双双赶到民政局,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那本绿色的离婚证书抢到手。据了解,办理离婚手续只需要二个人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还有个人证件照,不用预约,不用排队,快的话,前前后后十分钟就可以搞掂,难怪两会代表黑新雯大声疾呼,“增加离婚难度,防止冲动离婚”。
■真实个案
看电影迟到,离婚!
有一对刚刚结婚才9个月的新人约好了下班去看电影,结果,男生在下班前给客户拖着走不开,他又不好意思在客人面前同老婆说,自己有事下不了班,客人走的时候,已是下班后的一个小时,男生立马打电话给女生,但电话不通,急赶到电影院时,没见到女生,男生不断电话找女生,都没找着,只好回家,一个晚上女生就好像蒸发掉一样,把男生急得半死。
第二天女生给电话男生在民政局门口见,理由是她不接受失约没信用的男人。两个人都是广州80后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丈夫还不同意离婚,认为妻子只是一时冲动,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妻子为了报复他的失约,与别的男人搞一夜情了。
丈母娘一句话,离婚!
丈母娘不喜欢女儿嫁的老公,总想办法让他们分开。有一次,她瞄准了这对夫妻正在吵架的“良机”,也加进了战团,把男生逼到冲口而出“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岳母立马拉着女儿就走,说:“是你说要同我女儿离婚的。”三天后,他们在民政局见面,正式解除了婚约。
■网友拍砖
没钱没房没单位,
才是“闪离”的真正原因
“闪离”的大多是“80后”,这倒不是因为“80后”比“70后”、“60后”的人要幼稚,是因为他们没钱没经济基础,就像《蜗居》里的那样,60后男人最爽,有钱有房,70后可以在房价上涨前买到房;80后没钱没房,所以离婚的时候就要容易得多,没有财产分割的烦恼,至于孩子,因为没钱没能力抚养,很多80后的小白领也不敢生。
黑新雯代表在两会提案时建议离婚前要经过单位的调解和同意,很多80后都是“漂移”族,做着一份朝不保夕的工作,单位能按时发薪水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来对你实行这样的“人文关怀”,有的“80后”干脆长期失业“宅”在家里,哪来的单位?
反正都是租房,租哪里不是租,反正都是搭伙过日子,和谁过不是过,反正都是睡觉,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
■七嘴八舌
很后悔当初和我老公是“隐婚”,没有吹吹打打地弄得“地球人都知道”,据说这样的夫妻更容易“闪离”。
———乌玛
人的冲动性行为,与条件制约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离婚的难度加大的时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结婚的人就会慢慢减少,就好像生孩子一样,不想要孩子的夫妻比例在增加,因为生活的压力对夫妻来说,已到了他们的最大承受点。
———自由鸟医生
有“闪婚”就有“闪离”,有“裸婚”就有“裸离”,有“隐婚”就有“隐离”。
———阿春
单位干预没有用,罚钱,或者分财产,用经济手段来干预才最有效。
———张六常
■专家说事
“增加离婚难度”不如
“增加结婚难度”
这两个案例都发生在广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尽管我们咨询公司每天都能接触到奇奇怪怪的人,但是大家还是挺震惊的。
以前,人们认为婚姻是人生一件大事情,寄托了无数的期盼在里面,尽管现实并不理想,他们也会相守在一起,但现在的人们对婚姻的看法不同,认为它是重要但并非人生唯一的重要,婚姻只是人生的中途站而不是终点。这里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关系,只是时代对生活的看法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闪婚”、“闪离”都是指在短时间里做完一件反应性的事情,“闪离”的基础在于“闪婚”,很多人在感情不牢固时就闪电般地结了婚,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闪离”事件。“增加离婚难度”并不等于别人就不离婚,名存实亡的婚姻带给社会只有更加的不稳定,与国家提倡的和谐生活是相背的。“增加离婚难度”不如“增加结婚难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避免现代人在婚姻中的冲动行为。
■专家支招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闪离婚”的夫妻一般都有“闪婚”的前科,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婚姻的严肃性。最好能够参加3-6个月的婚前辅导,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闪婚”,也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闪离”做冷静的缓冲练习。
婚前不妨为婚姻挂个专家号
很多夫妻已经有了这种,只不过他们不知到哪里找而已。当他们没有支持点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冲动放不下或拐不了弯时,就会“闪离婚”。但从冲动到离婚,到有行为发生时往往还有一个短暂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如果有外力帮助他们,就不会发生“闪离”的行为。而这个时间段,也是他们寻机扭转的时机,但决定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谁来破这块冰而已。
尽量不要跟风选热闹日子结婚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把结婚登记的时间选在情人节、七夕、元旦等特殊的日子,还有的专门挑了9月9日那天去登记,以为可以长长久久,但事实上,选特定日子结婚,并不会为婚姻带来祝福。四川武侯区的民政局做过一次统计,2009年9月9日登记结婚的600余对新人中,已经有100多对办理了离婚,占1/6.特殊的日子就像一剂催化剂,容易刺激年轻人们“闪婚”的冲动,但事实上,这些特定的日子里并非每对都是开心度过,那么这个日子就变成一种诅咒。
“闪离婚”了,切忌“闪再婚”
身边有的朋友年纪轻轻,已经梅开两度,甚至三度,他们以为离婚后迅速再婚,可以填平沟壑,但再次“闪婚”后,第一次婚姻的痛苦还在,结果就危及到了第二段婚姻。所以,“闪离婚”已经够了,千万不要“闪再婚”。有研究显示,离婚者起码要有6个月的哀悼期,真正走入新的生活大概需要两年左右。如果可以的话,这两年里尽量不要再草率进入婚姻!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