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假孕综合征

  青工小李婚后3年未孕,心里很不是滋味。平时,她只要看到那些横七竖八的“祖传秘方”广告,就一定要去江湖郎中那儿治疗,可就是不怀孕。天天愁,月月盼,终于有一天她出现了不思饮食、喜欢吃带酸味的东西,恶心、呕吐,月经不来了的症状。不久,乳房开始胀大,有时还自觉有“胎动”。但两个月过后,腹部并不继续增大。到医院一查,子宫大小正常,未听到胎心音,作B超也未见胚胎。原来小李并非怀孕,而是患了“假孕综合征”。

  假孕综合征在医学上又叫做“癔病性腹部膨胀综合征”,病者多为结婚2~4年未怀过孕的少妇。她们极端盼望怀孕,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而产生食欲不振,喜欢酸食、恶心、呕吐、腹部膨胀、乳房增大等一系列酷似早孕反应的症状和体征。那么,怎样从医学上来解释这种现象呢?生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妇女婚后较长时间不生育而盼望“早生贵子”。由于她盼子心切,看到别人抱孩子,更是朝思暮想。这样一来,天长日久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强烈的“盼子”兴奋灶,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引起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体内孕激素增高,抑制了卵巢的正常排卵,最后导致停经。

  另一方面,停经之后,由于孕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逐渐增多的脂肪便积蓄在腹部,脂肪的沉积加上肠腔的积气,可以使腹部出现膨胀增大。而腹主动脉的血管搏动或肠管蠕动,使患者认为这就是“胎动”。闭经和腹部增大,更激起了这些人怀孕盼子的心理因素,更以为有孕在身。

  不过,假孕综合征经过简单的检查就能识别它的“庐山真面目”。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治”,假孕综合征患者有时尤其自信,对医生所作非孕的诊断持怀疑态度。此时,要对她们作耐心的解释工作,必要时作B超检查。只要做到了这些方面,其心病自然了却,真孕可能指日可待。倘若情绪波动较大,可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安定等调节植物神经紊乱与镇静的药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