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罕见的现象

在一个以生产和消费为最高准则的社会,只有那些不甘心同流合污者才能做出有效的抵抗。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懂的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

孤寂感是恐惧的根源

只有允许不顺从时,才会产生善恶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

没有爱情的性交只能在一刹那间填补两个人之间的沟壑

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他人的工具

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美德和控制自己是一回事。爱情首先是给不是得。

“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给予他人东西的人才是富裕者。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劳动的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尊重就是要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爱情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制的产物。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

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弱小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从这一点出发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就意味着爱别人和爱我们自己不是两者择一,恰恰相反: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

爱情以信仰为基础。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创造性的观察和思考。相信自己是我们能作出许诺的先决条件。相信他人的顶峰是相信人类。我们对自己的觉悟和成熟体验越深,我们的信仰程度就越高。在信仰中生活,就是创造性的生活。

产生信仰需要有勇气,也就是能承受风险和准备受到痛苦和失望。一个把苟安和无忧无虑作为生活基本条件的人永远不可能有信仰。

人每时每刻都能培养自己的信仰。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信念,为了能够入睡需要信念,开始去做一项工作也需要有信念。缺乏这种信念就会因为忧虑孩子而惶恐不安,就会失眠或者没有能力做创造性的工作,或者是疑心重重,无法接近别人,或者是忧心忡忡,不能作长期打算。

爱一个人就是要现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读放的爱。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信仰少的人必定爱的也少。

我深信,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一定会像孩子学走路一样使自己获得信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