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菜难吃、打翻水杯…尴尬饭局怎么破?

中国人不论会友还是办事,都爱吃上一顿,每个人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饭局,在饭局上给人留下好印象,是很多人希望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候精心策划的饭局,偶尔还是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窘境,该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主角迟到!配角的我,与众人面面相觑……


这种状况最常发生在与主管一起与重要客户或合作厂商吃饭时。主管可能因为前一个行程而耽误,结果变成身为配角的部属先到,与对方面面相觑,不晓得该不该代主管先行开场谈事情。

卓越华人训练团队策略总监林家泰说:“最不失礼,又能化解尴尬的做法,就是把面子做给主角。”具体方式是“先补一个说法,再补一个做法。”

此时可以据实说明,主角被前一个行程耽搁了,已经电话联络上,得知正在前来的路上,预计再几分钟就能抵达。为了弥补歉意,请对方先点菜,并不妨以半开玩笑的语气鼓励来客尽量点贵一点的餐点没问题,主角请客,借以缓和等待的气氛。

安抚完大家的情绪后,再先谈些软性话题,比如彼此过去的工作经验、最近的时事或业界动态等,多为主角争取10~20分钟的缓冲时间。通常这些闲聊话题尚未结束,主角应该就能抵达了。

吃饭 尴尬

难以下筷!有些餐点,真不知该怎么吃……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种经验:在餐厅或是朋友家吃饭时,面对一道从没吃过的餐点,实在不晓得该如何下手?其中大多数又是海鲜类或是创意料理。

这时候,开口问怕被笑老土,贸然动手开动又怕出洋相,心里七上八下好不尴尬。近境制作设计总监唐忠汉建议,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观察主人怎么吃,自己跟着做。

更高段的,则是从这道不知从何下手的餐点,延伸更多饭桌上的话题。通常,饭局的主人会点或自己做这种不常见的餐点,背后一定有特别的原因,这时不妨多问几句,例如“为什么喜欢这道菜”、“有什么特殊的做法”、“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吃到的”这类问题,“做球”让主人发挥,有时可能因此听到对方的人生故事、生活态度、个人兴趣,开启更多话题,拉近彼此距离,为这场聚会加分。

吃饭 尴尬

餐厅扫兴!环境和服务不佳,气氛急冻……


计划许久,准备谈重要事情的商务饭局,如果餐厅太吵、服务态度不佳、服务人员不断打扰,甚至出菜掉单,或是一桌餐点出得“零零落落”,有人菜已经凉了,有人却还没上菜……碰到这种让饭局大减分的餐厅,绝对让人又气又恨。

欧兰达文创馆总经理刘志锟指出,遇到不理想的服务,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反映,例如换到更安静的角落,或是调整服务内容。一旦反应后没有改善,“若客人不反对,时间也不赶,就要果断的换餐厅。”他认为,毕竟是难得的餐叙,若只为了避免更换餐厅的不便,却影响到整场饭吃下来的心情、质量与交流内容,反而因小失大。

要彻底避免这种窘境,最好是选去过、并能掌握服务质量的餐厅。重要的饭局不要约在陌生的餐厅,以免踩到地雷,让差劲的服务坏了难得吃一顿饭的兴致。

吃饭 尴尬

手滑了!打翻桌上水杯,一片狼藉……


这种情形发生时,之所以尴尬,通常是因为与长辈或是重要人物一起吃饭,担心被对方贴上冒失、不稳重这类标签。

王品集团品牌副总经理高端训认为,碰到这种意外,除了考验临场应变能力,也可看出餐厅的服务质量。这时,除了尽快收拾桌面外,可立即请服务人员协助处理。高端训说:“有时危机反而是转机。”

因为如果服务人员处理得宜,比如说快速收拾、立即补上饮料等,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挑对一家好餐厅而印象深刻。

另一个更好的做法,则是事前做好准备。碰到这种不容任何“闪失”的饭局,建议可提早几分钟抵达,先告知服务人员今天的客人非常重要,希望多留意这桌的动态,甚至告知对方的姓名、头衔,让服务人员能在客人一进门时,就能亲切的称对方为“某董事长”、“某教授”,让对方感受到惊喜与重视。多数价位中上、重视服务质量的餐厅,都会为员工进行这类的服务训练。(文/李欣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