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们,送宝宝礼物有讲究哦!

礼物的选择

好做法1:购买礼物之前,家长不妨倾听一下孩子的需求,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应该尽量满足。千万别认为小孩子提出的要求“很无聊、很幼稚”,有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盒巧克力、或是一只小皮球便能给孩子带来他最需要的快乐。

好做法2:家长可以试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留有空白”的小礼物,比如一只纸风筝,让孩子在上面画上图案,既表达了关爱,又能让他发挥想象力。

坏做法1:送不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东西。比如3岁以前的孩子,送给他形象怪异、扭曲的面具、玩偶等。太小的孩子对“变形”的事物会产生心理恐惧。变形金刚也只适合读小学以后的孩子玩。

坏做法2:不加分析地送一些含有不良文化的玩具。比如奥特曼,男孩子拿了这种玩具就开始“打打杀杀”,既渲染了暴力气氛,又助长了外来不良文化的侵入。

专家分析:礼物本身含有认知功能,在节日送礼,又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家长给孩子送礼物,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关爱,因此不必拘泥于种类,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可以。但送出的东西一定要安全,而且最好能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获取真正的快乐。

  

包装的形式

好做法1:包装不必过分精美奢华,装个盒子、包一层花纸即可,弄得朴素一点。有的礼品本身就有包装,也不必费心再里三层外三层了。

好做法2:如果家长特意要培养孩子的手指动作能力,可以适当地把礼物多装几个盒子,让孩子自己动手逐一拆开。但不要设计得太复杂,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

坏做法:什么包装都没有,随便地把“裸露”的礼物直接交给孩子。

专家分析:包装本身并不太重要,太过豪华也会带给孩子心理负担。但把礼物稍微包装一下,比较郑重地送出手,会让孩子觉得你对送礼物这件事、对他本人都很重视。有的孩子天天嚷着要爸爸妈妈“带礼物回来”,其实就是为了引起家长对他的重视。

 

送礼的方法

好做法1:圣诞夜,在孩子睡着后,把东西一样样地包好,有的可以扎上绸带,然后摆到她醒来后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到了早上,礼物一样样打开,充满悬念、谜底终于揭开、惊喜连连……

好做法2:三四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捉迷藏,可以把送礼物设计成一场寻宝游戏,培养他的方位感和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专家分析: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长”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该说些什么

好做法1:“瞧,这就是给你的礼物!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

好做法2:“你已经连续3个星期得到‘大红花’了,这段时间在幼儿园的表现真应该奖励一下!”

坏说法1:“这个东西很贵的哦,你玩起来要当心,千万不要搞坏!”

坏说法2:“礼物已经给你买好了,但现在不能拿出来。你今天晚饭吃得乖就给你,不乖就甭想得到!”

坏说法3:“你这次考得不错,应该得到礼物。不过下次要考得更好,会有更棒的礼物!”

专家分析:家长千万不能以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礼物承载的是对孩子的爱,爱的程度怎么能同商业价值划等号?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