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家长咨询孩子出现吮手指头、咬指甲的情形。老人们常说,小孩手上有几两蜜。其实不然,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期中的运动行为问题。
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分为:生物行为问题、运动行为问题、社会行为问题以及性格行为问题、语言问题等。在其发育过程中出现行为异常较为常见,对健康发育的影响也较大。像咬指甲、磨牙、吸吮手指、咬或吸衣物、挖鼻孔、咬或吸嘴唇、活动过多等等都属于运动行为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众所周知,新生儿在出生后即会吃奶,3-4月后的婴儿生理上即有吮吸的需要,常常自吮手指,以安定自己。这种行为常发生在饥饿时和睡前,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但有时小儿因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如家长不予重视,未获父母充分的爱,又缺少玩具音画等视听觉刺激,便出现精神紧张、恐惧焦急,孤独时会吮拇指自娱,渐成习惯。此行为虽为心理行为异常,但长期吮手指也可影响牙齿、牙龈及下颌发育,严重者可致下颌前突、齿列不齐,妨碍咀嚼。
咬指甲癖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因此作为父母,自小要给予孩子积极愉悦的感受,常与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应用语言及肢体很好地相互交流。对这类孩子要多加爱护和关心,消除其抑郁孤独心理,并以鼓励的正面教育为主,对其不良行为及时说服制止。当孩子咬指甲时应将其注意力转移,鼓励其建立改正坏习惯的信心,切忌采取在手指上涂抹苦药等方法,更不可用打、骂、讽刺的方法。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