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提供360°心理按摩

9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踏上他们期待已久的世博志愿岗位。在与海事和对外贸易大学的志愿者交接仪式中,海洋大学的特色心理指导:心理按摩操,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主张。蔡雅琦博士,便是创造出这套“心灵广播操”的心理按摩师。

“深度呼吸:瑜伽式的导入,让呼吸缓和心情,调节情绪。握紧双拳: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感受肌肉紧绷到极致后的释放。自由律动:跳跃、唱歌,让身体的动感影响到快乐的神经。 ”3个简单易行的动作步骤,一套平凡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这便是由蔡雅琦博士编排的 “快乐白菜”韵律舞。这位由海洋大学世博工作站为协助志愿者服务特别邀请的校内专家说,“当同学握紧双拳感受到肌肉极度紧张后,松开的那一刹那就产生一种释放的爆发力,这种外放的发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

蔡博士强调,心里有不好的感觉,千万不要死压抑,而是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将它发泄出来。

为了让“小白菜”们在这14天的志愿服务中更好地服务,细心的蔡博士还专门开通了24小时的心理咨询热线,并组成工作团队全天候为志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服务当中会遇到很多事,为了把服务做好,他们可能没有及时喝上水,可能没能吃饱午饭,可能游客的抱怨让他们顿时感到异常委屈了。这时候,同学们就可以来找我们。 ”

“及时发现同学们在承担志愿服务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情绪、小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非常重要。 ”蔡博士说,他们在每个片区都设立了承担特殊任务的志愿者岗位:“心理员”,他们为其他志愿者纾解压力,能更好地避免志愿者由于压力大和炎热天气引起的“情绪中暑”。

海洋大学的每一棵“小白菜”在志愿服务期间,每天上岗前都会拿到一份志愿者专题日报。这是一份由学生自行编辑的草根志愿者报,讲述前一天发生的趣闻轶事,让“快乐白菜帮”里的每一个志愿者在上岗前都有个好心情。报纸的第四版设立了“心灵鸡汤”专栏,每天由蔡博士根据志愿者的心理状态和工作心理发布相应的励志散文。通过优美的文字将志愿者共性的问题缓缓道来,并提供解决的心理药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