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育博士教“你”打孩子

“规矩要从宝宝出生就开始做;规矩中要有爱;爱中要有规矩;给孩子做规矩的前提是父母给自己上规矩……”12月26日,一场由金宝贝贵阳中心举办的主题为“规矩和爱,成就宝宝未来”的早教讲座在贵阳大剧院举行。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王涛,和贵阳的一千多名家长面对面交流育儿问题。

打孩子是一门艺术,不要在愤怒时打孩子

“其实,孩子是应该打的,但要注意会打。”为了说明孩子是可以打的,王涛博士还举了几个“文证”。在美国有句谚语,“把你的棍子嫌弃不用了,你就把你的孩子宠坏了。”

王涛博士举例说,美籍华人刘志雄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教育儿子也是用“家法”打,但发现儿子就是不听话。有一回他发现儿子又违反了规矩,便问儿子怎么办?结果小孩子轻描淡写地说了两个字“打呗”。

刘志雄很简洁地告诉孩子,“爸爸是你的教育者,你今天做出这样的行为爸爸有责任,今天我来接受这个规矩。”然后,刘志雄将“家法”打在自己身上。结果他第一次打的时候孩子冷漠的脸就消失了,第二次打的时候孩子下跪了,边哭边求爸爸打自己,此后孩子的行为及与父亲的关系彻底改变了。

王涛博士认为,打孩子的前提是不能有愤怒,愤怒会让家长失去理智。“这时应该首先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该打孩子。”王涛说,打孩子要区分两种“打”法:一种是发泄自己的愤怒,另外一种是“做规矩”。如果是为了“做规矩”就可以打,此时打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目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做过的错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