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候鸟宝宝不必心惊惊

  春节前后,很多小朋友也要跟着“走亲访友”,坐火车、坐飞机,去到其他城市的亲戚家小住,或是要换新保姆……孩子换环境,家长也跟着紧张、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哭闹、生病?据专家介绍,孩子对于新环境的确有适应期,但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

  家长困惑:孩子换环境到底好不好?

  女儿哭闹,我更焦虑——

  Light在广州工作,但是老家在武汉,女儿融融也生在武汉,直到八个月才跟妈妈一起来广州和爸爸全家团聚。Light本来很思念女儿,可看到融融来到广州的新家后晚上常常哭闹,对于一切好陌生的样子,就感觉很不放心,非常焦虑,甚至想着“要不还是让她们回老家去?”

  孩子成了空中飞人——

  和Light不同,自从生了孩子,阿皙就没少让孩子小安换环境。小安是在老家东北出生的,之后阿皙回广州上班,小安也就跟回来了。但是因为负责照顾小安的外婆非常不习惯广州夏天的天气,在广州呆了半年,小安又和外婆回到了东北避暑;之后就轮到小安的奶奶来广州“值班”,小安不但又要重新适应广州,还要适应新的照顾者:奶奶。后来,阿皙楼上邻居家装修房子噪音特别大,无奈小安又回东北去了。而现在,阿皙还是决定春节后要把小安接回来……

  保姆春节回老家了——

  春节前后常常是保姆更换的高峰期。今年春节前,与3岁的萱萱相伴两年半的保姆突然提出要离开,萱萱妈妈没法挽留。萱萱妈妈计划,在新老保姆交接的日子里,一切都由新保姆来做,老保姆尽量不插手,这样就能迅速完成交接了。但后来,萱萱妈妈发现自己的计划是无法兑现的。“女儿根本就不许新保姆碰她,甚至连新保姆倒的水她都不沾一口。”

  其他意见

  换换环境不无好处——

  谈到给孩子换环境,阿梅却觉得不无好处。阿梅说:“春节前后给孩子换环境,在我家是件很期待的事情。我娘家在湖南,婆家在江西,我们的小家在广州,我家皮蛋现在3岁3个月了,从4个月开始就开始跨省‘走亲访友’,加上爸爸一年要跨省出差两次,每次都带上老婆孩子,加起来一年有四次左右跨省游,我觉得皮蛋每次的收获都不少。"

  阿梅说,皮蛋除了4个月左右第一次回江西奶奶家有点水土不服以外,之后出游好像都没有其他不适应。“换换环境、走亲访友让皮蛋见识了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风俗,知道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好多的亲戚朋友,也能知道一些景点名称,总之好处多多。”

  专家意见:

  “候鸟宝宝”需要安全感的满足

  孩子换环境,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那么,究竟要怎样应对呢?广州交通学校心理咨询专家梁红帮助家长支招。

  家长不必太紧张:“对于孩子不得已需要更换环境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也就是说,不必过于紧张。”专家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是造成孩子不得不经常面对不同环境的主要原因。“现在,小两口在一个城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另外地区的家庭越来越多,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来说,新移民族的‘候鸟宝宝’甚至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即使经常在同一个城市,如果父母繁忙无暇照顾孩子,‘换保姆’也是小家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想要拥有一个不变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难。”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首先“接受现实”,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环境分为“物理”、“心理”:改变生活环境,对于不同的孩子影响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与熟悉的人和环境分离后,孩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去重建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环境”的改变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量、温度等,这些有的可控,有的不可控,家长最好能够尽力使得物理环境相近,而心理环境更为重要。

  环境改变要适度:环境的改变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刺激,适度的刺激对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有帮助的,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孩子会形成不同的体验,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也可以更加丰富、全方位。所以,其实过节时的“走亲访友”也是件好事。一般来说,如果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孩子就容易适应新环境,不会特别怕生。但如果这种刺激过多,孩子就会感到超负荷,从而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

  亲密照顾者不宜频繁更换:对于婴儿来说,安全感的满足是最为重要的。家长常常以为刚出生的宝宝一无所知,可以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的照顾者。很多家长都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换换环境没什么”,但其实不然。事实上,婴儿的情绪感受能力在一出生就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全了,有时甚至强过成年人。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的时候,一般在一两天内,孩子在情绪上会感觉到失落。而在环境和照顾者之间,照顾者的影响更重大。所以,即使不得已要更换物理环境,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最好还要保持一致,否则会让孩子因失去安全感而哭闹。

  TIPS:

  应对环境改变的小妙招

  Tips1:保持一致——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换环境时,让孩子带着自己喜欢的玩具、用品一起睡,这对孩子有安慰作用。平时的作息时间尽量与以前接近,晚上孩子的房间不要太暗。

  Tips2:坦诚告知——如果需要换保姆时,提前告知孩子是个明智之举。尤其是和孩子处得时间较久的人,离开时应该尽量坦诚地告诉孩子事实,要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因为让孩子发现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不告而别,对他而言,同样是一种伤害。

  Tips3:游戏攻势——游戏是拉近孩子与陌生人的最好的方式。尽管你非常希望孩子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但如果孩子存在抵触的话,就应该先让新的照顾者成为孩子的玩伴,这样的过渡对于孩子来说更自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