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说“性”

  性教育是让很多父母为之头疼的事,在很多家庭中,和性有关的话题仍然是“禁区”。然而,性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性知识的教育,更是对生命和生活态度的重要传递,早期恰当的性教育,对孩子日后人格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因此,对爸爸妈妈来说,怎么和孩子说“性”,是值得好好修习的重要一课。

  1. 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自尊自爱

  在孩子问“我是哪里来的?”时候,以这句话开始是非常好的。这种说法传达给孩子的信息首先是,你是生命,是美好的,性是美好的。当父母由于要避讳谈到性而用“垃圾桶捡来的”这一类词来搪塞的时候,留给孩子潜里的感觉是,“我的生命就像一个垃圾一样一文不值。”那让他/她怎么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2. 精子角逐的胜利——自尊自信

  告诉孩子,爸爸一开始中了很多种子到妈妈的肚子里,有好几亿个那么多,你只是其中的一个,然后你们开始比赛,比谁最快跑到妈妈肚子里的一个叫卵子的地方。有那么多人和你比赛,结果你赢了,然后就有了你。每个孩子听了这一段解释,都会感到惊奇和骄傲,“妈妈,原来我这么厉害啊!”让孩子知道生命之处就存在竞争,而自己是胜利者,这对于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建立自信,是很好的熏陶。

  3. 孕育的过程——爱与感恩

  告诉孩子,比赛胜利以后,你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因为你还太小,不能吃东西,所以妈妈帮你吃东西送营养给你,然后你排泄出的废物妈妈也帮你排泄掉。你就这样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十个月,长到大概这么大(可以用手比划)的时候,能够自己吃东西了,妈妈就把你生出来了。每个孩子听到这样的讲解以后,第一反应都会是“妈妈好伟大哦、妈妈辛苦了”,让孩子体验母亲孕育的艰辛,不容他/她觉得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心怀感恩。

  4. 不要忘了爸爸的角色——男人的效能和对父亲的爱

  在回答“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可能直接告诉孩子妈妈怎么生的你,而很容易忽略父亲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把爸爸在孕育过程中的关键性角色解释给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爸爸把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大了走路不方便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这样,一方面能让孩子在最初就了解父亲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也能增强男孩子作为一个男人的效能感。

  5. 界定行为的许可程度——个人界限的确定

  在幼儿时期,有时,孩子会玩自己的性器。除了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斥责外,要教育孩子,这是隐私的行为,不能在公共场合玩。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这样做会感染细菌,会生病的。还要告诉孩子,别人的这些地方也是不能去侵犯的。这是个人界限确定的重要方面。

  但即使了解了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可能仍然会担心:那么早给孩子传递性有关的信息,是否会过早激活孩子的性意识,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针对这个担心,专家指出,性教育的方法非常重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遵循一些原则:

  容许孩子的好奇心,避免斥责,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正确地回答儿童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

  不要正式“谈性”,而要实施“机会教育”——顺其自然。

  性教育不一定是同一性别的事情,只要孩子有疑惑,父母双方都可以谈。

  性和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父母双亲同时施教,对孩子来说,父母双亲是爱和被爱最亲近的典范。

  性和爱的教育不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教育,不能希冀进行一次性教育就能使孩子终生免疫。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