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百忧解”热线传来消息,青少年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成为近期咨询的热点。
咨询员反映,近一段时间,试婚、第三者插足、婚外恋的话题少了,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的电话逐渐增多,几乎每天都有。咨询者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年龄约为17岁至25岁。交谈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社会、对所处环境充满敌意,抱怨人与人之间太虚伪、互相欺骗,很难与同学同事沟通,对生活感到厌倦、绝望。
一位大一男生称,读书如同服刑,大学毕业意味着服刑结束,可又难以找到好工作。别人都在享受,自己却在受罪。谈了个女朋友,又分手了。心里蛮恨那个女孩,甚至想杀了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他还是不能彻底放弃这个可怕的念头。
从谈话中还了解到,这位男生对家庭尤其是父亲充满仇恨,说自己是在他的打骂中长大的。他平时很少与同学交往,有什么想法闷在心里,不和同学、父母交谈。而且他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咨询员分析,这位同学有些人格偏执,遇事不善于换位思考,对社会和他人有很强的攻击性,怕受伤害,不愿付出,把一切不顺都归结为社会、家庭与父母。这表明他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愿承担责任,不能客观地接受、面对事实,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
有类似他这种想法而进行电话咨询的年轻人还不少。专家提醒,青少年应该多与朋友、同学谈心交流,真心实意地关心别人,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试着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周围的人们身上吸收有益的东西,不断地完善自我、发现自我。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