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的心理问题引人关注,繁重的学业负担,“百万大军抢饭碗”的就业压力,时而真切、时而迷茫的爱情纠葛……心理问题的积聚甚至让一些大学生走向了极端。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师及建议大学生,别总把郁闷放在心上,学会如何“说”出口尤为必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辅导教师何晶十余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在每一节课下课前,她会要求学生们匿名写下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然后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待下节课上课时拿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析。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把问题‘说’出口,我想让学生明白许多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独有’的,而是处在这个年龄段上的同学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并且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何晶说。
何晶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史力的认同。他告诉记者,大学生应首先树立一种意识:遇到困难、产生心理困惑是正常的,许多问题并非“难以启齿”。相反,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说”出来,让情绪得到宣泄,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针对时下社会上鱼龙混杂的情况,史力建议,选择时应注意考察心理咨询师的资历,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咨询手法和满意度。史力告诉记者,除了大学校园中的“心理门诊”,周围熟悉自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都是很好的倾诉对象,不妨多做些沟通交流,别让问题“憋”在心里。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