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湖南某高校校园一社会青年对女大学生求爱不成将其残忍杀害的恶性案件被关注,一时间“大学生情杀”成网络搜索热词,线上线下,议论纷纭。“为情所困”为人之常情,而以情之名义,随意戮杀他人生命,则远远超出“爱情”的讨论范畴。
对“爱情”的还只是校园小众的。近日,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2010-2011年度大学生调查报告》发布。数据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首位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
学子陈健介绍,每一天的快乐与否,全在跟同学老师的互动是否愉快上。“我的专业成绩一直很好,从来不会影响我的心情。”陈健表示,可是在大学校园如何处理关系,则让他大费脑筋。“有时候跟老师同学说一句玩笑话,如果对方反应不积极,我就会担心是否言语过分不得体伤害了对方,这种担心会让我惴惴不安很久。越担心也越不想跟人多打交道,同学也笑我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此类事件一发,最多的声音是质问“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今日之青年,从校门到校门,肢体健而心理脆弱,智商高而人格残缺,什么原因?教育体制难辞其咎!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恶之花吗?!”网友Obanews发在微博的观点很具代表性。
关于开放式校园的公共安全也成了再次被提及的话题。目前开放性校园,社会人员来往自如,公共车辆从校园穿过,小校园也是大社会,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
大学生教育、情商教育……怎么样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更成了议论焦点。恋爱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大学对于大学生的恋爱一直都持着不提倡也不禁止的立场和态度,建议在大学里开恋爱课程,让同学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怎样成熟地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像大学生最的人际交往问题,事实上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没有对处理的原则和技巧进行教育和培训,基本上没有关注问题及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家长也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品行和学业成绩上,很少过问孩子的及其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难以从与兄弟姊妹的互动中获得处理的经验;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缺少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与同学、朋友交往,而网络上虚拟的社会交往则进一步占领了部分学生的实际社会交往时间。其结果是,学生们在处理复杂的过程中,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价值观,缺乏基本的技巧,缺乏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