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后,就应该进行心理“断乳”

     “儿子几乎从不主动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是小朋友来找他玩,他也要躲到我这里。”昨天上午,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林女士向医生讲述5岁儿子小浩的症状。 

  林女士住在江北区,是全职妈妈,老公是做生意的。平时,林女士的生活圈比较窄,孩子又比较黏妈妈,和同龄小朋友交往很少。进幼儿园以后,老师也反映小浩很不合群,总是一个人玩。

  这个春节,林女士和老公带小浩回江津老家,老家亲戚多,孩子也多,但小浩还是整天黏着妈妈,不叫大人,也不和小朋友玩。妈妈不在身边,他就躲在屋里玩iPad。有个亲戚说了句,这孩子是不是有症哦,林女士这才着急起来。

  医生耐心和小浩交流,发现小浩并没有症,只是心理还没“断乳”,过于依赖大人。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当孩子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孩子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而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小浩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当孩子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孩子被欺负后,不愿和小朋友玩 不妨带着他与同伴交往几次

  有些孩子被同伴欺负后,就不愿意再与同伴玩耍了,怎么办?

  父母应细心观察,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后,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孩子“壮壮胆”,当孩子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别总说孩子“胆小”

  也别总是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不愿和同伴交往怎么办?

  1、父母不要总说孩子“不会交往、胆小”,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要及时用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

  3、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多向孩子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也可以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大声朗读有趣的小故事。

  4、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例如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串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