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冯女士说,自己7岁的女儿乖巧、懂事,就是遇到问题特别爱哭鼻子。开始,她觉着孩子年龄小,又是女孩,爱哭一点儿也正常。可现在上小学三年级了,女儿还经常为班里的一些小事回家哭,让她有点担忧。
专家观点:
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曾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异于使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必定经不住风吹雨打。那么如何给予他们适当的挫折教育,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习成长呢?
预留受挫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尝试一些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对于孩子而言有些难度,而且可能引发孩子焦躁、烦闷等情绪。对此,家长要有心理预期,勇敢地让孩子去尝试,努力接受和认可孩子的情绪,并允许孩子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发泄情绪。千万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轻易满足他的要求。
教育观念一致。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一定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免让机灵的孩子钻了空子,达不到挫折教育的作用。另外,不要让孩子感觉吃苦就是不幸福,让他们知道只有走出了逆境,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
适当提出批评。适时指出孩子的思维和行为的错误,是家长重要的教育职责。作为家长,要善于提出合理的批评,及时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不断提高他的反思能力,树立修正错误意识。
共同面对失败。孩子失败的时候往往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最佳时机。当孩子失败时,家长不要一味训斥孩子,要试着体谅孩子的心情,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并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