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典型的”微博控”。”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博士辛志勇分析说,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他控,面对信息量丰富、形式新颖的微博时,更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控”来自英文“complex”,即,“微博控”有微博成瘾之意。2009年在我国开始流行的微博,在给国人带来新传播概念和方式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成为痴迷于此的“微博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学生正成为主要人群之一。在新浪微博,仅以“90后”为标签的就达43万多人;在腾讯微博,以学生为标签者达53万多人。尽管其中不乏有学生工作者等人群,但学生微之多仍可见一斑。
“有些成人尚且难以自控,何况孩子。”辛志勇说,包括“微博控”在内的任何成瘾行为,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暴躁等心理疾病。对正读书的学生而言,这不但会影响其学业,还会影响其身心正常发育。
对此,辛志勇认为,微博是学生开阔视野、与人交流的好窗口,但应有所节制。如可通过家长限制孩子手机流量,学校在教室等区域屏蔽手机信号等方式,控制学生用手机上微博的次数。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