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咨询者坐下开始诉说烦恼:“同事、朋友说我说话太直接,总把想法一股脑地说出来。比如人家在兴高采烈地谈一件事,我常常一句话就让周围的人觉得尴尬……我的不好,是说话太直接造成的吗?”
像这位女士一样的“炮筒子”,想什么就说什么,其评价包括正性和负性两种:正性评价如“你很漂亮”之类,通常会让对方心花怒放。但对于负性评价,听者尤其是与被评价物有直接关系的听者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情况,“你呀,就像马路上的螺丝钉,根本不会有人捡。”小张这样说自己的朋友。听者会感觉负性评价是种羞辱。所以,在指出别人缺点时,不要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第二种情况,突兀的负性评价使听者觉得自我很渺小,而评价者显得很高大,拉远了彼此的距离。例如,职场上,说话直接的人见到别人工作做得不好,就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此时,直言不讳的人要特别注意,指出他人工作失误时,不要带有个人目的,如借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第三种情况,负性评价正确而客观,但触及听者的痛处,从此置直言者于千里之外。这时,这些直言不讳的人就要注意把握好说话的时机,等听者能够直面这些伤痛时,再说也不迟。
当然,直言不讳可算作一种可贵的品质,但不能毫无顾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获得情感满足,所以交谈时,首先要注意温暖安全的情感传递,在此基础上听者就容易接受你的评价。要知道,委婉不是虚伪,留份薄面给别人,又有什么不好呢?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