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应有两种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环绕在人体四周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无论在拥挤的车厢或者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挤满了人就无法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然。
“心理距离”是孤独感的源泉。当你离群索居、漂泊异乡,会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把握不定和自身的失落而产生孤独感;当你与家人或同事产生了隔阂,也会感到孤独。但这具有明显的机缘性,只要改变、克服来自自身的或外界的种种诱因,这种孤独感便会消失。当对社会对人生具有独到的见解、抱负和使命感时,这种孤独感便会缠绕着你,哪怕是身处人群中,或在儿女情长的包围之中,心理上的孤独也“在劫难逃”。
“私人空间”是人与人的双边关系,“心理距离”则是个体的内心需求。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