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考前必看

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高考呢?
        首先,找准定位,重点突破。
  平时,我们为了提高分数,已做了大量的各式难题。而高考在即,努力做到基础分少丢分是明智之举。考题的70%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验证,这部分考题是万变不离其中,只要基本功扎实,应对不是大问题。时,这部分题答的顺利,将会对自己有着很好的暗示作用,相当于鼓舞了士气,有了斗志。而难题是按步骤给分,能争取则争取,该放弃就放弃。

  第二,接受自我的现状。

  “别人都在提高,而我却停滞不前。”这是很多来访者共同的心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优等生,每个人都渴望能考入一流的大学,这样的美好愿望无可厚非。根据科学实验证明,动机和结果是呈倒U型的关系,即适度的动机和结果成正比,但动机过弱或过强则和结果成反比。如果我们和别人比较获得的是自卑的话,一定通过和自己比获得自信,即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又获得了哪些成绩,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保持现状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第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

  很多考生视高考为一生的唯一的出路,认为只有高考成绩突出,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的一切全都系在高考上,没等考试就被自己的想法所压倒。高考确实是人生的一处重要关口,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绝非是高考成功=辉煌人生,高考失败=人生惨淡,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歪曲虽然有其社会因素,加之家长与学校的推波助澜,使其大行其道。但,高考必竞只是人生无数次考试中的一次,也仅仅是一次考试而已。如果以70岁做为生命的终结时的话,18岁的一个考试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四,紧张的我不是唯一。

  面临这样的大考,每个人都会紧张,只是程度不同。而且,因为性格不同,表现的方式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很多考生却误以为只有自己才紧张,别人都不紧张。因此,会更加自卑,进而认为自己是一个废人,在考试时就会鬼使神差地按废人的标准应考,结果是可想而知。其实是消极暗示在摀鬼。紧张,绝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它是所有考生的通病。“每个人都紧张,我紧张是件很正常的事。”,这样积极的暗示会削减紧张。

  第五,高考预演进行时。

  我们对我们不熟悉的事会有一些未知的恐惧,而对那些熟练的事情会下意识地完成,很少到焦虑。因此,在高考前一周左右,我们可以将高考的所有程序比如穿的衣服、带的物品写下来,然后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注意一定是相对安静的环境而绝非绝对安静的环境。因为,在高考中没有绝对安静的环境。然后,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将高考的整个过程演示一遍,每天一次。如果在做的过程感到紧张,可以用呼吸调整一下。这样,相当于已经参加过N次高考了。当真正考试时,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变成了地无数次高考中的一次而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