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咨询中国 -> 心文·案例 -> 婚恋两性 -> 正文
性学讲座(二):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来源:邓明昱博士博客 | 发布于:2010-2-28 | 浏览数:876 | 评论数:0 | 提供文章者:董永波
调整字号:【 大 中 小 】将此文章分享到: #FormatImgID_0# #FormatImgID_1# #FormatImgID_2# #FormatImgID_3# #FormatImgID_4# #FormatImgID_5# #FormatImgID_6# #FormatImgID_7# #FormatImgID_8# #FormatImgID_9# #FormatImgID_10# #FormatImgID_11#
性心理学讲座(二):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邓明昱博士(Dr. Mingyu Deng)
研究性心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和促进性心理健康,因此,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性心理健康。过去,关于性心理和性行为的正常与否,存在着若干种观点,归纳起来大概有三个方面。其一,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性心理活动和性行为表现有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正常的标准;其二,认为每个人在他过去的性生活中有一种普通的行为模式,如果在某一阶段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背离了这个模式,就被视为异常;其三,认为人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有一个理想标准,这种标准应该不受历史阶段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诚然,这三个方面都有合理的地方,但也都存在着片面性。既然是确定性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根据心理学的原则,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正常与异常。从这一原则出以,性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的心理学特点:
1、性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统一
由于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须与客观环境一致。青春期的性冲动是在外界的性刺激作用下产生,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在没有性刺激物的情况下,整日沉沦于性冲动中,其性心理是不健康的,这就出现了“白日梦”。摩擦症者在公共场所下用性器官活动来满足性需求,这种性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2、性心理的认知活动、意向活动与情绪活动协调一致
尽管人的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但相互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用欢快的语气向分人描述自己遭受性侮辱的情节,或者在炽热的性爱活动中表现出非常痛苦,其性心理是不健康的。
3、个性的性心理特征相对稳定
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以后就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区别于他人的标准。在没有严重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时,个性特征一般不易改变。如果一个充满性爱激情的人突然变得性冷淡,一个遵从传统性交模式的人突然热衷于口淫,他们的性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然而,这三个特点主要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际生活中,性心理的表现非常复杂。即使在性心理健康的人们中,还存在着健康水平的高低问题。在性心理咨询中,仅用上述三个标准来区分是很粗糙的,这们也给解决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实际上,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乃至心理健康的标准,正是目前心理卫生专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综合有关资料和性心理咨询的实践,可以初步提出下列一些参考标准。
(1)性心理活动与性行为表现基本一致。
(2)性心理、性行为的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上相符合。
(3)性活动中情绪积极稳定,与当时所处的情境相适应。
(4)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性行为,调适性心理。
(5)性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完整和谐。
(6)性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协调。
(7)性的认知基本符合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
(8)在两性人际关系中,能较好地进行社会性适应和相互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