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很多中小学生都无奈地奔波于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一首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小学生诗歌在网上一经出现后,立刻引发很多家长的心酸和共鸣。这首诗的作者是南京鼓楼区某小学五(4)班的月月(化名),而这首诗竟是月月期末考试前跟妈妈为奥数发生争执后完成的,写诗的愿望是要妈妈给她“放个假”。
“一分一秒一嘀嗒,外面的鸟儿早已飞回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家。我在家,不是摆弄芭比娃娃,也不是上游戏网站4388,而是拿起笔在奥数题上比比画画……什么时候我能给自己放一个假……”——这是一个孩子对自由假期的渴望,听来的确让人无奈心酸。
看看网上那一张张令人生畏的“寒假作业清单”:“诗词12首,文言文8篇;作文6篇;预习作业3本,12张数学卷;英语(论坛)单词12个单元……”再看看一个小学生的“寒假补课清单”:“早晨7点到9点,上小提琴辅导班;10点到12点,上小天鹅舞蹈班;下午2点到4点上奥数提高班;晚上还要隔天上一次国学励志班……”铺天盖地的寒假作业,加上没完没了的辅导班,压得孩子简直透不过气来,难怪有些孩子一到放假就患上莫名其妙的“恐假症”。
最近,“美国华裔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时代》杂志美国版的封面,引发中国父母唏嘘。
“虎爸”“虎妈”盛行,值得对现行教育进行反思。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的教育主张,而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大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但当我们连孩子的寒假都要无情剥夺时,我们究竟“还给”了孩子什么呢?
也许,为人父母者,很多家长也希望给孩子“素质教育”。但是,一碰到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就“顶不住”了,就开始上培训班,开始没完没了地“折腾”孩子。近年,网上出现了一些学生自发的“反补课联盟”,他们不断发表《反补课倡议书》,发出“还我假期”呼声。可孩子孱弱的诉求却被“应试大潮”无情淹没。一首“讨假”小诗,虽然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心酸和共鸣,但真正为之所动的“虎爸”“虎妈”又有多少呢?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