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个案:2015年6月的一天,我爱人的哥哥,7岁的孙子来我家玩,是我开的门。开门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站在门口,眼睛不停的眨。我当时没有说什么。因为专业知识告诉我这个孩子有了压力。
如果关注症状,会给孩子增加压力。不关注,孩子会减轻压力。
第二天,我到侄子家了解孩子的情况,侄子讲了孩子反复眨眼有一段时间了,到医院查检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已经排除医源性症状。
我又向侄子了解孩子近段学习情况,侄子告诉我,因升入二级学习有点吃力。成绩也在下降。
我就和侄子讲明从心理学来分析,孩子出现的现象是学习压力造成的,让侄子和侄媳近段时间对孩子管理宽松些。做作业如果出现错误不要直接批评孩子,可以和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出现眨眼,大家都不要说出来,漠视这个行为。并讲清孩子眨眼是潜意识减压自我保护的方法。家长漠视孩子这个行为是尊重孩子减压的方法。孩子心理的压力就会减轻,症状出现次数就会减少,接下来症状就会自动离开。
反过来家长关注纠正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会起到加重此行为。
两个月后,发现孩子症状不存在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