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好与不好,
评判标准从来都只能是自己。
是否满了自己的意,是否足了自己的心,
或者问问自己,
怎样才算做到了“让自己心满意足”的程度。。
你说,
我好像总是不知足,不满意,
哪怕有成绩有结果,我都只是暂时的一点点“快乐”,迅速就会拉自己到“下一个需要担忧和在意”的点,就会看到自己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能满我的意,很难很难。
有时也会难受,但却不知道为何难受。。
我说,
当你难于做到这一点,
其实也就是“很少给自己开心和放松的余地”,
为什么呢?
看起来是“不够”,因为目标太高,总是还不够,
但是否是“不敢”与“不屑”,
不敢让自己放松,享受,和“给自己成绩以充分的肯定而并非一带而过”,你会担心“满了意”就意味着“刹了闸”,担心会停滞沉浸于当下的“心满意足”么?
还是不屑?
做得再好,也只是一点点,算不上“值得称赞”的程度?
如果是前者,你的内心是恐慌的,
如果是后者,你的内心有一个“太大的需要实现的自我”,但却忽视了真正的自我的样子,和它需要的是什么。。
就好像你期待它是个“100分的自己”,只有如此才值得被肯定,
却看不到,它还在“1”的起点上,艰难前行,却因为缺乏肯定鼓励,只是一味要求逼迫,而前行的更为艰难。。
所以你会难受,
前者的恐慌,让你心是悬着的,不能踏实不能自在,有多不舒服呢?
后者的“对哪怕做得好的自我也并不在意”,就好像看不到自己有多么努力,
心不会是难受的么?
所谓不知足,
从来都不只是,“我要求高,目标高”,
而往往是,看不到真正的那个内心的自己。它可能还只是个小孩子,需要得到的,只是一份父母“无论怎样我都爱你”的心。
你说,
我自己很好,但我的另一半,不够好,
ta不够让我满意,影响了我对生活的计划和安排,
这我要怎么办,
怎么能让ta达到我满意的程度?
我说,这恐怕不能。
ta是ta,你是你,
尽管生活是你们共同在经营和努力,
但这是“以自我为基础”之上的部分,
前提,永远是自己。
如果ta对自己是满意的,
你只能慢慢的看到现实,协调自我的满意程度。
如果ta也是不满的,
但却未必是你想要的“前行和改变”,却可能是对你不满的回应,
那么,你们之间的状态便有了“针锋相对”,需要协调的就是你对ta的期望与要求。
如果ta的点,恰恰和你一致,那么,也许你的期待有一分可能,但这个过程需要的,不是你的压制,不满,和催促,而是多一份理解,陪伴,与心平气和,调整的角度仍然还是自己,不然这只会走向“逆反”,因为,谁都有一颗自主的心。。
所谓伴侣不够让我满意,
其实是你的位置发生了挪移,你变成了父母,那个曾经要求逼迫你的人,你曾是他们的附加值,做的好是争光的,甚至可能全部心思都在你这里,得以满足。
待你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亲密关系,你便走向了同样的倾注,与复制。
但,别把ta逼成当年叛逆的自己,或是重复自己内心的焦灼与痛,其实,这些你都懂的,对么?。。
满意,知足,是能“长乐”且“常乐”的。
但这份“乐“,恰恰最为难寻,也难给。。
想一想,是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