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格心理扭曲
他们是一种社会“怪胎”,审视产生这些“怪胎”的原因,我们不能不想到关于心理健康的问 题,想到我们教育的得与失。
讲究卫生,保持健康,这是常识。可是,不少人一提到健康就只想到加强锻炼、增加营养、预防疾病等,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健康”的全部含义。人的一生,难免遭受各种矛盾与挫折,因而心理因素也同样危害人的健康。假如一个人身体健壮,却缺乏理性,人格异常,那怎能说他“健康”?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重视政教有之,强化智力有之,推崇体育有之,但心理健康课常常受到忽视,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要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呐喊也常常湮没于“考高分”、“上名校”的声浪中。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聚集,我们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心理健康问题。假如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作引导,人的心理就极易在社会压力下扭曲、变形直至崩溃,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社会渲泄不满,以缓解内心的矛盾冲突。
我们身处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体当然需要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但个人的空间必须融入社会这个大空间才行。像马加爵那样为了一些个人龃龉而伤人性命的事,就是典型的不能融入和适应的表现。社会学家为我们个人的心理卫生设计了一些标准,其中包括“不断学习、了解自己、适应环境、控制情绪、适度发泄”等等,我们不妨对照一下,找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撑点。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