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辰辰正在一心一意地玩弄着沙土,突然发现爸爸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玩得好开心哪!”
“我在盖房子。”
“那是谁的房子呀?”
“小狗的房子。”
“是吗?”
辰辰玩完了沙土,又去玩水。玩得浑身湿淋淋的。他回头看看妈妈,妈妈正笑嘻嘻地望着他。尽管全身湿透,但是妈妈没有责备他。
儿童的心理分析:
当孩子无拘无束地在游戏时,也就是在专心致志地发泄自己精力的时候。这时,即使他做出一些淘气的举动,或弄得落汤鸡似的。爸爸和妈妈也默默无言地看着,不仅没有说他,没有斥责他,反而还表示出诚心诚意的欣赏态度,孩子心里将会怎样想呢?
他会想到:“爸爸妈妈同意我这样做。”或认为:“他们都爱我。”他已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高度评价:“无论做什么游戏,都是好孩子。”
这与他做的事情好坏,以及目的和结果如何毫无关系。这是做游戏的“我”引起了注意,受到欣赏,“我”的存在得到承认时的喜悦感情。
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得到承认时,称作“自我价值感”,这种感情对于儿童来说,是至高无上的。
妈妈的高招:
大人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作品优劣,成绩如何,以及所做的事情好不好等方面,并且据此加以表扬或批评。
但是,儿童真正要求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问题不在于玩什么游戏,而在于做游戏的孩子本身。当他这个“人”成为被关心的对象时,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喜悦。
如上述的爸爸和妈妈所做的那样,对“我的孩子”表示出绝对的信赖和爱心,不是从孩子做得好坏来判断,而是对孩子本身,对他这个“人”给予承认和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我是一个好孩子”的意识,才能使孩子逐渐意识到“我”在这个社会上的存在价值。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