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因为家长爱子心切,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症状的时候,家长就会把这些症状夸大,这是父母的通病,值得理解。例如,有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恋物癖,心理健康专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一位广西的年轻妈妈说,她怀疑4岁半的儿子患有“恋物癖”。我一听,吓了一跳,觉得很蹊跷,怎么会呢?经过进一步追问,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她那4岁半的儿子,一岁多时特别喜欢一块小毛巾,现在则非常喜欢他的小枕头,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脏了也不让洗。我问妈妈,孩子还有别的异常情况吗?她说:“没有了,就这些。”
这哪是什么“恋物癖”呀?“恋物癖”这种病症确实有,但患者都是成年人,常常是在青春期才开始出现,而且是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引起性兴奋。“恋物癖”几乎都出现在男性身上,所恋物品大都是女性的贴身衣物,如内裤、胸罩、高跟鞋、装饰品之类的东西。小孩子只是对一些熟悉的物品比较喜欢,与“恋物癖”完全不是一码事,这位家长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
出现这种情形,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纠正起来并不难。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大稳定的,很容易转移,只要循循善诱,完全可以纠正。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物件,丰富孩子玩耍的对象,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害的,一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强制的方式,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促使其和家长“较劲”,结果适得其反。
之所以孩子会表现出与“恋物癖”差不多的症状,就是因为孩子过于喜爱某一件事物。而家长又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不会让孩子接触过多的事物,因此孩子只能接触一类事物,肯定会表现的“恋物”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