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催生了一批“少年作家”,却也让部分少年迷失了方向。目前,第一、第二届“新概念”获奖的陈佳勇、刘嘉俊、蔺瑶等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去大学报到,在文学上出类拔萃的韩寒却被大学拒之门外。
韩寒不为大学接受,因为他太偏科。17岁的他,曾获第一、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长篇小说《三重门》已重印七八次,总印数达到22万册;新作《零下一度》十分抢手,首印8万册已被书商一抢而空。可他其他功课都“红灯”高挂,不得已,去年留级一年;今年4月,正式办理休学一年的手续。
昨天,韩寒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谈举止中看不出任何遗憾,但记者还是能感觉得出韩寒对大学的向往,只是这种憧憬,在韩寒那里被解释为–“我要去大学,而非上大学”。一字之差,包含着少一份约束,多一份自由。
去大学的梦想能否被高校接受?记者分别采访了复旦、北大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尚君教授说:“以韩寒目前的情况,复旦大学不大可能录取他。”他说,社会、高校对于非常特殊、拔尖的学生要提供特殊的、优先录取的渠道,但在录取之前,学生的特殊能力必须经过专家小组的鉴定和考核。“韩寒目前对社会的了解还有一定的层次的差别,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多积累知识。”北大招生办一老师也表示,北大要接受韩寒难度很大。
17岁的韩寒,留过级、休过学,可写起小说来一本红过一本。这个不把文凭当回事的孩子能算天才作家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