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专家指出,家长要用自身言语和行为影响孩子的心理
少进父母房
心理医生沈家宏告诉记者,近日一位老师拨通热线求助:正读初一的学生离家出走,跟社会不良分子混在一起,甚至有偷窃行为。原来他爸妈离婚后,他跟妈妈住在一起。后来,妈妈有了男朋友,经常来他们家过夜,都是三个人睡一张床。学生已经懂事了,对三人睡在一起感到很压抑,对母亲的男朋友更是反感,母亲却浑然不觉。
沈家宏认为,7岁以上的孩子最好不要跟父母同床。他说,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如果还跟父母同睡一张床,可能导致长大以后性变态、同性恋等倾向。沈教授还提议,父母的房间也不要轻易让孩子进入,尽可能减少孩子看到不该看的事物,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沈家宏还指出,过去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其实父母与孩子关系好坏有很大关系,所以首先需要治疗的是父母。
不能啥都管
“无论我交朋友、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父母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部分学生向专家披露了自己的烦恼。心理专家告诉家长们,孩子离家出走、迷恋网络等,潜意识里都是在追求自由。孩子在家里没有自由可言,就到外面寻找,以释放平日父母严格管制带来的压力。
专家分析说,什么都管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很多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有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要用自身的言语和行为影响孩子:夫妻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及时表扬孩子的小进步,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等,每天陪孩子半小时,对孩子前后要求一致,不当众批评孩子,不拿自家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