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自称患有肺结核的20多岁男性。开始时他表现坦率,主动向医生讲述病情。医生发现其讲述的病史很符合肺结核的诊断,而且情况显得紧急,遂收入院。患者立即转忧为喜。但当医生要对他进一步检查时,他便大骂医生“无理取闹”,然后愤然出院。而他再次要求住院时,经医院检查,并未患有“肺结核”。 其实,这可能是一种人格偏离常态的“上医院成瘾综合征”。这类患者对上医院“情有独钟”,有人甚至极端自虐:有的曾多次吞服进餐用的叉子,有的往膝关节里注射粪便,还有的偷服抗凝剂以致长期反复出现血尿等。许多患者对疼痛有惊人的耐受,甚至在造假过程中感到满足。这种患者的寻求注意总是突出的:如伪造病史,制造挫伤、擦伤或畸形,切割静脉等,其最终目的是住院。
几乎所有的“上医院成瘾综合征”患者早期的生活环境都是不良的。为得到他人的注意和照料,在儿童、少年期就用症状和病痛作为手段。这类患者常具有以下特点:对亲人缺乏依恋,人际关系不良或不稳定,人格不成熟,自我中心和情绪不稳定等。临床表现大多具戏剧性或攻击性特质,少数患者很偏执。人们很难与这类人建立感情,他们是一些令人绝望而孤独的人。他们与医生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保持患者角色,而这个目的一旦不能达到,关系就会破裂。
这种病人多呈慢性,常有“急性发作”,较难处理。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与患者对质是必要的。如果进行个别深入治疗,不论采用什么技术几乎都无法坚持下去,因为患者没有改变自我的动机,不承认自己精神上有什么问题。另外,患者常伴发抑郁,此时可对其进行抗抑郁药治疗,而防止病人是关键性的。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