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往往在周末,或独自一人时会产生一种无名的空虚,彷徨和孤独感,虽然想通过参加舞会、看电影、看录像等活动来试图摆脱,然而,仍然会被一丝惆怅和空虚所困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感情的依赖和寄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与父母兄妹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家庭的温暖,感情是寄托在父母和家庭中,因此很少产生孤独、空虚感。成年以后,建立了新“家”,担负起家庭主人的义务,同时享受天伦之乐,感情是寄托在伴侣及子女身上和新“家”之中, 同样也很少会产生空虚与孤独之感。那么青年人呢?此时他们已经长大,刚刚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需要进一步求学或求职,儿时的感情依赖和寄托不再存在,但又很难在短期内将感情寄托到新的“家庭”之中,这样就使得感情发生归属问题,产生飘忽不定和没有寄托的空虚感。尤其是在漫漫长夜,孤独一人之时更增添几分空虚和孤独。当然,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社会阅历的增加,逐步结识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归宿,这种空虚和孤独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减轻和消失。
空虚和孤独对青年人来说并非坏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才有了想填补这种“空白”的动机,有人利用这段时间大量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人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阅历;有人广交朋友,寻觅知音;有人反思历史和过去,投身政治……
了解了人生感情的依赖和寄托过程,会使许多正在经历孤独和空虚的青年人减轻负担和压力,不再认为这是“变态”或问题,实际上这只是成长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因此,正确地认识空虚和孤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使自己的青年人生之旅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