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学校不知多听老师的话,俨然一副乖宝宝的模样。回到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爸妈说话不听,无法无天,变成一“小皇帝”。在学校与家中的表现截然不同,经调查,十个家庭中有过半家庭的孩子都是如此。孩子在学校与在家表现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在校和在家的外在环境不同。在学校里是一种集体环境,表现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在家里,是一种家庭成员生活的环境,面对的多是父母亲人,孩子认为自己表现如何没有什么大不了。再加上有时父母的迁就或唠叨,加重了孩子的烦躁和叛逆,因而和在学校的表现不同。
二、在校和在家的心理需求不同。在学校里,孩子追求的是老师和同伴的认同,因而大部分孩子会争取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好的一面,以期得到他人的赞誉,同时也是一种自尊心的满足。而在家里,孩子不管怎样总是能得到大人的关注甚至溺爱,因此对表现好坏就不那么在乎。
三、在校和在家的执行规则不同。在学校里有一套完善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一贯执行的老师,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在感受老师充满爱的氛围中也能够感受到规则所带来的适当压力。而在家庭中,却缺少相对比较统一的要求,祖辈和父母的要求通常不一致,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这两种不同表现是有原因的,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也大致上了解了这种双面性格的成因,其实如果孩子长期保持这种双面性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