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到公司门口接一短信,小魏心里一慌,不知是凶是吉,竟在大门口摔一跤。
小魏24岁,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牛年春节,公司为员工放了近半个月的长假,要到正月十五后才上班。近来,眼看着周围的亲朋好友都陆续上班了,他的心里感到空落落的,总觉得不踏实。春节期间,他曾给一位好友同事发短信拜年,没料到,对方的回复令他又尴尬又焦虑:“‘财源滚滚’就是‘裁员滚滚’,你这不是诅咒我丢饭碗﹑炒鱿鱼吗?像这样晦气的短信息,千万不能发给别人。“小魏感到很奇怪,后来,他在短信网站上找到了答案,竟对拜年短信变得格外敏感,只要收到类似的内容立即删除,而且还要念几句“老天爷保佑”来“避邪”去晦气。
离上班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只要听到有短信铃声,就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晚上失眠白天,惶惶不可终日。
【心理点评】
心理专家说小魏已有了倾向。春节以来,类似的患者很多。他们大多受金融危机影响,担心丢岗位,减薪水,股市被套等残酷的事实降临在自己身上,还使得一些拜年的短信息变了味,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放长假的职场人士,不妨把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方面的目标暂时定得低一点,多安排时间充电学习,等到金融危机过去,社会重新需要大量用人时,拥有新的知识储备的人将具有更强的职场竞争能力。另外,可以调整作息时间,让自己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